【癥狀】 葉片染病,產生圓形暗綠色病斑,后呈軟腐狀下垂。果實染病,果斑暗綠色,圓形,呈水浸狀,病部及其四周凹陷,發病早的在病部產生逐漸密集的白色霉狀物或呈現緊密的污白色天鵝絨狀霉,果實下部病斑凹陷顯著,近果梗的上半部不明顯。癥狀與疫病近似。
【發病規律】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上不能越冬,越冬后的病菌經雨水飛濺或灌溉水傳到莖基部或近地面果實上,引起發病。借雨水傳播為害。田間25~30℃,相對濕度高于85%發病重。一般雨季或大雨后天氣突然轉晴,氣溫急劇上升,病害易流行。易積水的菜地,定植過密,通風透光不良,發病重。
【防治方法】
①加強管理 蹲苗后進入枝葉及果實旺盛生長期或進入高溫雨季,氣溫高于32℃,尤其要注意暴雨后及時排除積水,雨季應控制澆水、嚴防田間濕度過高或濕氣滯留。采用配方施肥技術,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抗病力。
②藥劑防治 黃瓜進入生長中后期時,以田間噴霧為主,防止再侵染。田間發現中心病株后,須抓準時機,噴灑與澆灌并舉。及時噴灑和澆灌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18%甲霜胺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此外,于夏季高溫雨季澆水前每667平方米可以撒的硫酸銅3千克,而后澆水,防效明顯。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改用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1000倍液、70%百德富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等藥劑噴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