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菠菜污霉病又稱葉霉病。主要為害葉片,初僅在葉面上出現輪廓不明顯的淺黃色斑點,后擴大為黃褐色斑塊,濕度大時,病斑背面長出青褐色或灰色霉菌,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病葉卷曲或枯死。
【病原】 Cladosporium macrocarpum Preuss. 稱大孢枝孢,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梗褐色,簇生,頂部或中間常局部膨大,單枝稍曲折;分生孢子暗色,較寬,長圓形,具隔膜2個或多個,淡褐色,表面密生細刺。異名有:C.variabile。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或潛伏在種皮內或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在寄主遭受凍害或其它病蟲害為害及缺肥、缺水、植株生長衰弱情況下發生
【防治方法】 (1)從無病株上采種,必要時用52℃溫水恒溫浸種25分鐘,減少初侵染源。(2)避免菠菜連作,合理密植,加強田間管理,促進植株健狀生長,增強抗病力。(3)收獲后清除病殘體,集中深埋或澆毀。(4)發病初期開始噴灑40%多。硫懸浮劑800倍液或50%混殺硫懸浮劑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硫磺懸浮劑800倍液、50%多霉威(多菌靈加萬霉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防治2~3次。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