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癥狀分為花葉形和黃化形,以花葉形居多。花葉形首先在新葉基部出現淡黃綠色紡錘形花葉病紋,有時形成明顯的條斑。嚴重時,斑紋和條斑布滿葉面,葉片扁,凹凸不平。黃化形癥狀為全株黃化萎縮,分蘗多,片細。
【病原】:大蔥萎縮病毒病主要以桃蚜和玉米蚜為媒介,除大蔥外,還浸染洋蔥、韭菜、火蔥等。春播大蔥,主要在有翅蚜蟲大量飛來的4一6月發病,而秋播大蔥則在4-6月和9-11月發病。由病株帶毒的蚜蟲飛到苗床和定植后的田間浸染健株,經過 15~20天的潛伏期后發病,植株越幼小越易染病。
【防治方法】:
4—6月和9—11月高溫干燥時期。正值有翅蚜蟲大量發生期。苗床如果設在裸地,容易發生病害。病菌一旦植入本田,為害十分嚴重。分株大蔥不經仔細篩選,也可能導致病害發生。播種前,應巡視蔥地,發現病株,及時剔除。育苗期可以覆蓋紗網,移栽時,要仔細選擇無病苗。
(1)農業防治。栽蔥前除去田間雜草,剔除病苗,適時追肥澆水并注意不和其他蔥類作物鄰作。
(2)及時防除蚜蟲和薊馬,選用10%百蟲畏800倍,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50%甲胺磷1000倍混合液噴用。
(3)增施有機肥,適時追肥,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強抗病力。
(4)發病初期噴灑1.5%植病靈乳劑8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或用小葉敵乳劑300倍液加綠風九五500倍噴施,隔5~7天1次,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