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蔥黑粉病為害癥狀】:洋蔥黑粉病主要發生在2~3葉期的小苗上,染病蔥苗長到17厘米高時,葉初微黃,1~2葉萎縮扭曲,葉和鱗莖上產生稍隆起的銀灰色條斑,嚴重的條斑變為泡狀、腫瘤狀,表皮開裂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孢子團。病株生長緩慢,發病早的多全部枯死。
【洋蔥黑粉病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以附著在病殘體上或散落。在土壤中的厚垣孢子越冬,成為該病的初侵染源,種子發芽后20天內,病菌從子葉基部等處的幼嫩組織侵入,經一段時間潛育即顯癥,以后病部產生的厚垣孢子借風雨或灌溉水傳播蔓延。播種后氣溫10~25℃可發病,最適發病溫度18~20℃,高于29℃則不發病。播種過深,發芽出土遲,與病菌接觸時間長或土壤濕度大發病重。由于該病是系統侵染,田間健株仍保持無病,當葉長到10~20厘米后,一般不再發病。
【洋蔥黑粉病防治方法】:
(1)選擇沒有栽植過蔥類的地塊育苗,以防蔥苗帶菌。
(2)蔥苗長到15厘米,病菌停止侵染,選無病苗栽植。
(3)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
(4)重病區或重病地應與非蔥類作物進行2~3年輪作。
(5)對帶菌種子可用種子重量0.2%的50%福美雙或拌種雙粉劑拌種,也可用40%福爾馬林50倍液浸種10分鐘后,沖洗干凈再催芽播種。
(6)發現病株及時拔除,集中燒毀,并注意把手洗凈,工具應消毒,以防人為傳播,病穴撤1:2石灰硫磺混合粉消毒,667m2用量10kg,也可把50%福美雙或拌種靈lkg,對細干土80~100kg,充分拌勻后撒施消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