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野莧菜、莧菜、西風谷
分布為害:反枝莧Amaranthus retroflexus L.莧科,莧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華北、東北、西北、華東、華中及貴州和云南等地。棉花、玉米、及菜園、果園為害較重。 可使玉米、大豆、春小麥、油菜-甜菜、土豆和蔬菜等產量明顯受損。反枝莧在西紅柿地中是列當的寄主,桃園和蘋果園中是桃蚜的寄主,辣椒地中是黃瓜花葉病毒的寄主,馬鈴薯地中其嚴重感染馬鈴薯早疫病。同時反枝莧也是小地老虎、美國盲草牧蝽、歐洲玉米螟的田間寄主。
形態特征:高20-80cm,有時達1.3m;莖直立,粗壯,淡綠色,有時具帶紫色條紋,稍具鈍棱。葉片菱狀卵形,常 5~12cm,寬2~5cm;葉柄基部兩側有2刺。圓錐花序頂生及腋生,直立,直徑2~4cm,由多數穗狀花序形成,頂生花穗較側生者長;苞片及小苞片鉆形,長4~6mm,白色,先端具芒尖,花穗基部的苞片變成尖銳直刺;花被片白色,有1淡綠色細中脈,先端急尖或尖凹,具小突尖。胞果扁卵形,環狀橫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內。種子近球形,直徑1mm,棕色或黑色。
發生特點:生于農田、山坡、路旁、曠野、荒地、田邊、溝旁、河岸等處。喜濕潤環境、亦耐旱。反枝莧適應性極強,到處都能生長,不耐蔭,在密植田或高稈作物中生長發育不好。種子發芽適溫15—30℃,土層內出苗深度0—5cm。黑龍江5月上旬出苗,一直持續到7月下旬,7月初開始開花,7月末至8月初,種子陸續成熟。成熟種子無休眠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