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番茄生長初期,缺鉀癥狀先由葉緣開始,葉緣失綠并干枯,嚴重的葉脈間的葉肉失綠。在果實膨大期,果穗附近的葉片最容易表現缺鉀癥狀,先表現為葉緣失綠,然后干枯,似燒焦狀。缺鉀植株所結的果實著色不良,如果在缺鉀的同時氮素過多還容易出現綠背果。在澆水量大和氮素過剩的情況下,如果鉀素供應不足,葉片表現為顏色深綠并柔軟,容易感染各種病菌,而在干旱條件下缺鉀,葉片呈深綠色,且較僵硬,耐旱能力明顯降低,伴隨有落花和落果現象,果實小,有棱角,著色不良。
【病因】 土壤缺鉀現象容易發生在砂土和老齡保護地土壤上。在有的砂土上雖然速效鉀含量水平并不低,生育前期并不表現缺鉀現象,但是,由于土壤速效鉀儲量不足,在需鉀量較大的果實膨大期容易出現缺鉀癥。此外,經多年栽培的保護地土壤的缺鉀原因往往是由于長期忽視了鉀肥的施用,土壤鉀元素長期處于被消耗狀態,土壤鉀元素含量降低,出現缺鉀。番茄出現缺鉀癥的另一種原因是在土壤銨態氮積累的條件下,由于銨離子與鉀離子的拮抗作用,影響了番茄根系對鉀離子的吸收而使番茄缺鉀。這種缺鉀現象多發生在一次性追施銨態氮肥料和尿素量較大的條件下,干旱和高溫能使缺鉀癥狀加重。
【防治方法】 番茄是需鉀量較大的作物,在生產上應注意鉀肥的施用。首先應多施有機肥。在化肥施用上,應保證鉀肥的用量不低于氮肥用量的1/2。改變露地栽培一次性施用鉀肥的習慣,提倡分次施用,尤其是在砂土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