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番茄裂果病防治方法 |
![]() |
番茄裂果是一種常見的危害番茄果實的生理性病害,容易發生在果實的轉色期。保護地、露地栽培均可危害。果實產生裂痕后,使果實降低或失去商品價值。 【癥狀表現】 番茄頂裂果,指果實臍部及其周圍果皮開裂,有時胎座組織及種子隨果皮外翻裸露,成熟果實臍部像貓爪子的掌面一樣七翻八裂。番茄紋裂果,指果實表面產生條紋狀裂紋,根據開裂部位和原因的不同,又可分為放射狀紋裂、同心圓狀紋裂和條紋狀紋裂,有時幾種紋裂同時發生在一個果實上。①放射狀紋裂,以果蒂為中心向果肩部延伸,呈放射狀開裂,一般始于果實綠熟期,出現輕微裂紋,轉色后裂紋明顯加深加寬,有時達到很嚴重的深裂。②同心圓狀紋裂,以果蒂為中心,在附近果面上發生同心圓狀斷續的微細裂紋,重時呈環狀開裂,多在果實將要成熟時出現。③條紋狀紋裂.在果實的底部、頂部和側面發生縱向、橫向或不規則開裂。④番茄橫裂果,在果實的側面有一條由果柄部向果頂部走向的彌合線條。輕者在線條上出現小裂口,重者形成大裂口,有時胎座種子外露。 【分類】: 根據發生的部位和形態,可分為3種: 一是放射狀裂果,它以果蒂為中心呈放射狀,一般裂口較深; 二是環狀裂果,以果蒂為圓心,呈環狀淺裂; 三是條狀裂果,即在果頂部位呈不規則的條狀裂口。裂果發生以后,果實品質下降,病菌易侵入,以致腐爛。 【產生原因】 ①與品種特性有關,一般大果型、圓型果木栓層厚的品種比中小型、高樁型木栓層薄的品種更易開裂。②環境條件所致,育苗期在花芽分化期夜溫過低,尤其夜溫長期低于8℃,再加上土壤干旱、氮肥偏多等因素影響,造成植株對鈣和硼的吸收障礙,花器養分缺少,形成花柱開裂的畸形花和雄蕊靠在子房上的畸形花,從而結出頂裂果和橫裂果。在果實發育后期或轉色期遇高溫、強光照射、干旱,特別是久旱后灌大水或遇大雨,果皮的生長與果肉組織的膨大速度不同步時,膨壓增大而出現裂果。③缺素所致,土壤中缺鉀、鈣、硼等元素,或在不良土壤環境條件下造成植株對鈣、硼的吸收障礙時,也容易產生裂果。④應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不當,使用2,4-D等進行保花保果時濃度過大、水肥跟不上,也易造成子房畸形發育,或者造成局部生理機能旺盛,引起生理失調而產生裂果。⑤打頂過早,造成養分集中供應到果實而造成裂果。 【發生特點】: 從栽培類型來說,夏天露地栽培的番茄和秋季塑料薄膜溫室栽培的番茄裂果發生較多。高溫干燥時期也易發生。果實發育后期或轉色期遇夏季高溫、烈日、干旱和暴雨等天氣(特別是陣雨和暴雨),果皮生長和果肉組織膨大不一致時,膨壓增大,出現裂果。冬季寒冷,保護地栽培棚室內晝夜溫差太大,亦可導致裂果。番茄裂果還與品種特性有關。 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發生盛期為8~9月。番茄的感病生育期是果實發育后至轉色期。 偏施氮肥、土壤忽干忽濕、雨后積水、整株摘葉過度、溫度調控不當等的田塊發生嚴重。年度間夏季高溫、烈日、干旱和暴雨等天氣多的年份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擇抗裂品種,一般選擇果皮厚的中小型品種。 2、育苗期,特別是花芽分化期溫度不要過高或者過低,白天溫度保持在2-4℃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5-17℃,夜溫不能長期低于8℃。 3、防止強光直射在果皮上。在秋延晚和春提早栽培后期時,不要過早打掉底部葉,可起到為果實遮陰作用。 4、防止土壤過干或過濕,保持土壤相對濕度在80%左右。 5、增施有機肥和質量好的生物肥,改善土壤結構,為根系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葉面應經常補充鈣、硼等微量元素。 6、正確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在使用激素噴花時,濃度不易過大,要針對品種、溫度合理確定使用濃度。 7、整枝打杈要適度,保持植株有茂盛的葉片,加強植株體內多余水分的蒸騰,避免養分集中供應果實造成裂果。 8、用85%比久2000~4000倍液噴施生長中的果實,或用1000倍液的氯化鈣溶液涂抹生長中的果實,也可起到防止裂果的效果。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