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老鸛嘴、老鴉嘴、貫筋、老貫筋、老牛筋
分布為害:野老鸛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 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分布于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和云南。生于平原和低山荒坡雜草叢中。為麥類、油菜等夏收作物田間和果園雜草,亦入侵山坡草地。果園、茶園發生量較大,為害較重。
形態特征: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根纖細,單一或分枝,莖直立或仰臥,單一或多數,具棱角,密被倒向短柔毛。基生葉早枯,莖生葉互生或最上部對生;托葉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長5-7毫米,寬1.5-2.5毫米,外被短柔毛;莖下部葉具長柄,柄長為葉片的2-3倍,被倒向短柔毛,上部葉柄漸短;葉片圓腎形,長2-3厘米,寬4-6厘米,基部心形,掌狀5-7裂近基部,裂片楔狀倒卵形或菱形,下部楔形、全緣,上部羽狀深裂,小裂片條狀矩圓形,先端急尖,表面被短伏毛,背面主要沿脈被短伏毛。花序腋生和頂生,長于葉,被倒生短柔毛和開展的長腺毛,每總花梗具2花,頂生總花梗常數個集生,花序呈傘形狀;花梗與總花梗相似,3-4毫米,被短柔毛;萼片長卵形或近橢圓形,長5-7毫米,寬3-4毫米,先端急尖,具長約1毫米尖頭,外被短柔毛或沿脈被開展的糙柔毛和腺毛;花瓣淡紫紅色,倒卵形,稍長于萼,先端圓形,基部寬楔形,雄蕊稍短于萼片,中部以下被長糙柔毛;雌蕊稍長于雄蕊,密被糙柔毛。蒴果長約2厘米,被短糙毛,果瓣由喙上部先裂向下卷曲。
發生特點:常見于荒地、田園、路邊和溝邊。冬前出苗;花期4-7月,果期5-9月;種子繁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