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竹葉草、打藍草、蘭花草
分布為害:鴨跖草 Commelina communis L.,鴨跖草科、鴨跖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是北部各省重要的春季一年生雜草,在廣東等南方各省則是多年生雜草。主要為害小麥、大豆、玉米、蔬菜等農作物。
形態特征:莖圓柱形,肉質,長30~60厘米,下部莖匍匐狀,節常生根,節間較長,表面呈綠色或暗紫色,具縱細紋。
葉互生,帶肉質;卵狀披針形,長4~8厘米,寬至2厘米,先端短尖,全緣,基部狹圓成膜質鞘,總狀花序,花3、4朵,深藍色,著生于二叉狀花序柄上的苞片內;苞片心狀卵形,長約2厘米,摺疊狀,端漸尖,全緣,基部渾圓,綠色;花被6,2列,綠白色,小形,萼片狀,內列3片中的前1片白色,卵狀披針形,基部有爪,后2片深藍色,成花瓣狀,卵圓形,基部亦具爪;雄蕊6,后3枚退化,前3枚發育;蜂蕊1,柱頭頭狀。蒴果橢圓形,壓扁狀,成熟時裂開。種子呈三棱狀半圓形,暗褐色,有皺紋而具窩點,長2~3毫米。花期夏季。
發生特點:生于路旁、田邊、河岸、宅旁、山坡及林緣陰濕處。種子和匍匐枝繁殖。華北地區4-5月份出苗,花果期6-10月份。黑龍江5月中上旬出苗,6月始花。7月中旬種子成熟,發芽適溫15-20℃,土層內出苗深度0-3cm,埋在土壤深層的種子5年后仍能發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