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害特點】 新疆、寧夏和東北沈陽以北地區發生較多,為害蘿卜、油菜及其它十字花科蔬菜。甘藍蚜喜在葉面光滑、蠟質較多的十字花科蔬菜 (如甘藍、花椰菜)上刺吸植物汁液,造成葉片卷縮變形,植株生長不良,影響包心,并因大量排泄蜜露、蛻皮而污染葉面,降低蔬菜商品價值。并能傳播病毒病,造成的損失遠遠大于蚜蟲的直接為害。
【形態特征】 有翅胎生雌蚜:體長約 2.2毫米,頭、胸部黑色;腹部黃綠色,有數條不明顯的暗綠色橫帶,兩側和有5個黑點;全體復有明顯的白色蠟粉。無額瘤。觸角第3節有感覺圈37~49個,不規則排列;腹管遠比觸角第5節短,中部膨大。無翅胎生雌蚜;體長2.5毫米左右,暗綠色,腹背各節有斷續暗帶,全體有明顯白色蠟粉。觸角無感覺圈,無額疣,腹管似有翅型。
【生活習性】 北方每年約發生8~20余代,烏魯木齊9月下旬以卵在甘藍及大白菜等植株近地面根莖凹陷處、葉柄基部和葉片上越冬。卵在4月下旬孵化,5月中旬末產生有翅蚜,主要在越冬寄主及冬蘿卜留種株上繁殖,5月下旬至6月初陸續遷飛到春、夏十字花蔬菜及春油菜上大量繁殖為害。春油菜是在生長季節中主要轉移寄主之一,8月初在冬白菜、蘿卜上為害。甘藍蚜一般以春、秋季為害較重,溫暖地區全年可以孤雌胎生繁殖。甘藍蚜的發育起點溫度為4.3℃,繁殖的適溫為16~17℃,低于l4℃或高于18℃繁殖力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