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害特點】 又叫條蜂緣蝽,主要為害豆類植物。以成蟲和若蟲刺吸植株的花果、嫩葉、莖蔓等,造成蕾、花凋萎,果莢形成癟粒,葉、莖變黃。嚴重時,可造成植株死亡。
【形態特征】 豆緣蝽成蟲體長13~15mm,體狹長。棕黃色。頭在復眼前形成三角形,后部細縮如頸。復眼黑色,大而向兩側突出。觸角4節,第四節長于第2、3節之和。頭、胸兩側有光滑的帶狀黃色橫條斑。若蟲1至4齡形如螞蟻,腹部膨大,但第一腹節小。
【生活習性】 在南方每年發生3代,以成蟲在枯草中、屋檐下等處越冬。來年3月下旬成蟲出蟄,4月下旬至6月上旬產卵。5以上旬至6月中旬發生一代若蟲,6月上旬至7月上旬發生一代成蟲,另兩代成蟲發生期分別為7月中旬至9月上旬和9月上旬至11月上旬。成蟲和若蟲主要在白天活動,陽光強烈時,多棲息在葉片背面。成蟲將卵產在葉柄和葉片背面,少數產在葉面和嫩莖上。卵散產,成蟲產卵量為14~35粒。
【防治方法】 冬季清除田間枯枝落葉及雜草,消滅越冬成蟲。在成蟲和若蟲發生期噴藥防治,可用90%晶體敵百蟲1500~2000倍液,50%辛硫磷500倍液,或50%殺螟硫磷乳油 800倍液,或50%丙溴磷1000倍液,或25%亞胺硫磷乳油8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1000~2 000倍液,或8%殺蟲素乳油3000倍液噴,或5%抑太保乳油1500倍等藥劑噴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