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害名稱】:豌豆象
【學名】:Bruchus pisorum(Linnaeus),鞘翅目豆象科。分布:我國大部分省區。
【寄主】:豌豆、扁豆。
【為害特點】:幼蟲蛀害豆莢,取食豆粒,影響產量,并且受害豆莢氣味難聞,不能食用。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4~5mm,寬2.6~2.8mm。橢圓形,黑色。觸角基部4節,前、中足脛節、跗節為褐色或淺褐色。頭具刻點,被淡褐色毛。前胸背板較寬,刻點密,被有黑色與灰白色毛,后緣中葉有三角形毛斑,前端窄,兩側中間前方各有一個向后指的尖齒。小盾片近方形,后緣凹,被白色毛。鞘翅具10條縱紋,覆褐色毛,沿基部混有白色毛,中部稍后向外緣有白色毛組成的一條斜紋,再后近鞘翅縫有一列間隔的白色毛點。臀板覆深褐色毛,后緣兩側與端部中間兩側有4個黑斑,后緣斑常被鞘翅所覆蓋。后足腿節近端處外緣有一個明顯的長尖齒。雄蟲中足脛節末端有一根尖刺,雌蟲則無。卵:橘紅色,較細的一端有長約0.5mm的絲狀物2根。幼蟲:復變態,共4齡。1齡幼蟲略呈衣魚型,胸足3對短小無爪,前胸背板具刺。老熟幼蟲體長4.5~6mm,短而肥胖多皺褶,略彎成C形,乳白色,頭黑色,胸足退化成小突起,無行動能力。蛹:長5.5mm,初為乳白色,后轉淡褐色。前胸背板側緣中央略前方各具一個向后伸的齒狀突起,鞘翅具暗褐色斑5個。
【生活習性】:一年1代,以成蟲在貯藏室縫隙、田間遺株、樹皮裂縫、松土內及包裝物等處越冬。翌春飛至春豌豆地取食、交配、產卵。成蟲需經6~14天取食豌豆花蜜、花粉、花瓣或葉片,進行補充營養后才開始交配、產卵。卵一般散產于豌豆莢兩側,多為植株中部的豆莢上,每雌可產卵700~1000粒,產卵盛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卵期7~9天。幼蟲孵化后即蛀入豆莢,幼蟲期約37天,老熟時在豆粒內化蛹。化蛹盛期在7月上中旬,蛹期8~9天(此期隨收獲的豌豆入庫),成蟲羽化后經數日待體壁變硬后鉆出豆粒,飛至越冬場所,或不鉆出就在豆粒內越冬。成蟲壽命可達330天左右。成蟲飛翔力強,可達3~7km,以晴天下午活動最盛。豌豆象發育起點溫度為10%,發育有效積溫為360日度。
【防治方法】:豌豆收獲后,把豌豆放在強陽光下曬,可曬死種子內的豌豆象。也可用燒開的水,燙豌豆25秒鐘,可殺死豌豆中的豌豆象,且對種子發芽率無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