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刺足根螨為害特點】:
刺足根螨以成螨、若螨為害,為害部位在土表以下須根以上的葉鞘、鱗莖,須根基部,由外向內取食,受害組織軟腐發臭,與大白菜軟腐病癥狀非常相似。植株被害后,須根減少,根系不發達,長勢削弱,地上部表現為葉片枯黃,逐漸枯萎死亡,造成田間缺苗斷壟而大幅度減產,商品價值也嚴重下降。
【大蔥刺足根螨形態特征】:
成螨體長0.58―0.81mm,體呈寬卵圓形,體表光滑,白色發亮,螯肢和附肢淺棕紅色,軀體被一橫縫分成前半體和后半體,背毛4對,第4背毛最長,前側毛、后側毛、骶外毛近似等長,骶內毛比骶外毛稍長。幼螨足3對,體長0.2―0.3mm,體半透明,附肢淺紫色若螨足4對,體長0.3―0.6mm,生殖器未顯現,體白色半透明,附肢淺棕紅色,可分為第1、第3若螨期2個時期。卵橢圓形,長0.15―0.2mm,乳白色,半透明。
【大蔥刺足根螨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合理輪作換茬,與小麥等作物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大蔥收獲后進行25―30cm深耕,以減少越夏蟲源,增施腐熟有機肥,合理控制氮、磷、鉀比例,增強大蔥的抗逆能力。
(2)插秧期防治選購或選用無蟲秧苗插種,嚴格淘汰帶蟲秧苗。插秧前用2%掃螨凈乳油或50%尼索朗乳油2000―3000倍液浸根5―10min,殺螨效果可達90%以上。
(3)成株期化學防治可用48%樂斯本乳油、20%螨克乳油、1.8%蟲螨克乳油、20%掃螨凈乳油1000―1500倍液噴注于大蔥基部,防治效果達到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