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害特點】 韭菜遲眼蕈蚊又名韭蛆。全國各地均有分布,是韭菜上的重要害蟲。除為害韭菜外,還為害蔥、蒜、花卉和中草藥等。幼蟲生活在土壤表層,群集在韭菜地下部的鱗莖和柔嫩的莖部蛀食為害。初孵幼蟲先為害葉鞘基部和鱗莖的上端;春秋季主要為害嫩莖,導致根莖腐爛。受害韭菜地上部分生長細弱,葉片發黃萎蔫下垂,最后韭葉枯黃死亡。夏季氣溫高時,幼蟲向下移動,為害韭菜鱗莖,致使整個鱗莖腐爛,嚴重時整墩韭菜枯死。
【形態特征】 成蟲是一種小型蚊子,體長2.0~4.5毫米,翅展5毫米,黑褐色。卵橢圓形,長0.24毫米,0.17毫米,乳白色。幼蟲體細長,6~9毫米,頭部黑色具有光澤,體白色,胸腹部各節表面光滑,無足。蛹是裸蛹,長7~8毫米,初為黃白色,后變黃褐色。
【發生規律】 在天津、北京、河北每年發生3~4代。以老熟幼蟲在韭菜鱗莖內或根際周圍3~4厘米深的土壤中以休眠狀態越冬。在保護地內則無越冬現象,可繼續繁殖為害。第二年春3月下旬至4月初開始化蛹,4月羽化為成蟲,這是全年防治成蟲的關鍵時期。第一代幼蟲在4月下旬至5月;第二代在6月;第三代在7月;第四代在10月至翌年4月羽化為成蟲。 成蟲善飛翔,擴散距離可達100米左右,畏強光,常聚集成群,下午4時后棲集在韭菜田間的土縫中。交配后不久產卵在韭菜周圍土壤縫內或土塊下面,多數成堆產。初孵的幼蟲先行水平擴散,先為害韭菜葉鞘、嫩莖、芽,然后咬斷莖再蛀入莖內,夏季幼蟲轉向鱗莖下部為害。露地韭菜,幼蟲大多分布于離地面2~3厘米處,在保護地內,以4厘米
處分布最多。成蟲喜濕怕干,土壤濕度是成蟲羽化的關鍵因素,3~4厘米土壤的含水量達15%~24%時為最適宜,若土壤過干或過濕則不利于成蟲羽化和幼蟲孵化。幼蟲喜在濕潤多汁的嫩莖、鱗莖內生活。一般在低濕地、砂壤土發生量多,危害嚴重。
【防治方法】
①農業措施 曬根晾土和施草木灰,春天韭菜萌發前,用竹簽剔開韭菜根部周圍的土壤,即曬根晾土,經7天左右幼蟲干死,覆土前溝施草木灰,既可治蛆(幼蟲),又能增加鉀肥,使韭菜生長健壯 。灌水防治 ,在早春或秋末冬初灌水,早晚各灌1次,連灌3天,可消滅部分幼蟲,如果適當加點農藥,效果更好。追施氨水,在韭菜割頭刀時和割二刀后結合追施適量氨水 (切勿施多了,氨水燒根,易發生肥害),也有一定效果。清潔田園在移栽韭菜時,要嚴格檢查,清除帶蟲的韭苗,深埋或燒毀,可減少田間蟲源。
②藥劑防治 抓住成蟲羽化盛期 (4月中下旬、6月上旬、7月中下旬、10月中旬)用藥劑防治成蟲,可順壟噴施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或21%滅殺斃乳油5000 ~6000倍液。噴灑時間,最好在上午9~11時進行。
藥劑灌根防治幼蟲 ,在幼蟲為害盛期 (5月上旬、6月中旬、7月中下旬、10月中下旬),看見韭菜葉尖開始變黃發軟時馬上灌藥防治。可用50%敵百蟲乳油1000倍液,或80%敵百蟲可溶性粉劑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順壟灌根,灌根前先扒開韭墩附近表土,去掉噴霧器的噴頭,對準韭菜根噴藥即可,噴完后隨即覆土。另外,韭菜移栽時,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浸根,可殺死韭菜所帶的幼蟲。應注意的是,嚴禁使用殘毒長、殘留高的劇毒或高毒農藥,如一六0五、甲胺硫、久效磷、氧化樂果、氟乙酚胺等,這些劇毒、高毒農藥,國家規定禁止在蔬菜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