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蘋果雙齒綠刺蛾 |
![]() |
【蘋果雙齒綠刺蛾形態特征】: 成蟲 體長7~12mm,翅展21~28mm,頭部、觸角、下唇須褐色,頭頂和胸背綠色,腹背蒼黃色。前翅綠色,基斑和外緣帶暗灰褐色,其邊緣色深,基斑在中室下緣呈角狀外突,略呈五角形;外緣帶較寬與外緣平行內彎,其內緣在Cu2處向內突伸呈一大齒,在M2上有一較小的齒突,故得名,這是本種與中國綠刺蛾區別的明顯特征。后翅蒼黃色。外緣略帶灰褐色,臀角暗褐色,緣毛黃色。足密被鱗毛。雄觸角櫛齒狀,雌絲狀。 卵 長0.9~1.0mm,寬0.6~0.7mm,橢圓形扁平、光滑。初產乳白色,近孵化時淡黃色。 幼蟲 體長17mm左右,蛞蝓型,頭小,大部縮在前胸內,頭頂有兩個黑點,胸足退化,腹足小。體黃綠至粉綠色,背線天藍色,兩側有藍色點線,亞背線寬杏黃色,各體節有4個枝刺叢,以后胸和第l、7腹節背面的一對較大且端部呈黑色,腹末有4個黑色絨球狀毛叢。 蛹 長10mm左右,橢圓形肥大,初乳白至淡黃色,漸變淡褐色,復眼黑色,羽化前胸背淡綠,前翅芽暗綠,外緣暗褐,觸角、足和腹部黃褐色。繭扁橢圓形,長11~13mm,寬6.3~6.7mm,鈣質較硬,色多同寄主樹皮色,一般為灰褐色至暗褐色。 【蘋果雙齒綠刺蛾寄主】: 蘋果、檳沙果、海棠、梨、桃、杏、櫻桃、梅、黑刺李、棗、山楂、核桃、柿、栗、柑橘、樺屬等。 【蘋果雙齒綠刺蛾生活習性】: 在山西、陜西年生2代,以前蛹在樹體上繭內越冬。山西太谷地區4月下旬開始化蛹,蛹期25天左右,5月中旬開始羽化,越冬代成蟲發生期5月 中下旬~6月下旬。成蟲晝伏夜出,有趨光性,對糖醋液無明顯趨性。卵多產于葉背中部主脈附近,塊生,形狀不規則,多為長圓形,每塊有卵數十粒,單雌卵量百余粒。成蟲壽命10天左右。卵期7~10天。第一代幼蟲發生期6月上旬~8月上旬。低齡幼蟲有群集性,3齡后多分散活動,日間靜伏于葉背,夜間和清晨常到葉面上活動取食,老熟后爬到枝干上結繭化蛹。第一代成蟲發生期8月上旬~9月上旬,第二代幼蟲發生期8月中旬~10月下旬,10月上旬陸續老熟,爬到枝干上結繭越冬。 【蘋果雙齒綠刺蛾為害癥狀】: 低齡幼蟲多群集葉背取食下表皮和葉肉,殘留上表皮和葉脈成籮底狀半透明斑,數日后干枯常脫落;3齡后陸續分散食葉成缺刻或孔洞,嚴重時常將葉片吃光。 【蘋果雙齒綠刺蛾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結合管理刮除蟲繭,摘除卵塊和低齡群集幼蟲、集中銷毀; (2)生物防治:秋冬季摘蟲繭,放入紗網內,保護和引放寄生蜂;誘殺:在成蟲發生期,利用燈光誘殺成蟲; (3)藥劑防治:常用藥劑有20%滅多威1000~1500倍液、80%敵敵畏1200倍液、20%速滅殺丁1500~2000倍液、2.5%敵殺死1500~2000倍液、25%滅幼脲3號2000~2500倍液、20%除蟲脲4000~6000倍液、35%賽丹1500~2000倍液、1.8%阿維蟲清2000~3000倍液等。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