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蘋果梨小食心蟲該怎么治 |
![]() |
【蘋果梨小食心蟲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5~7毫米,全體灰褐色無光澤,前翅灰褐色,前翅約有10條白色斜短紋,但不及蘋小食心蟲明顯,翅中央有一小白點。幼蟲:體長10—13毫米,頭、前胸盾、臀板均為黃褐色。胸、腹部淡紅色或粉色,臀櫛4~7節,齒深褐色。 卵:長0.5毫米,橢圓形,稍扁、黃白色、孵化前變黑褐色。 末齡幼蟲體長10~13mm,全體非骨化部分淡黃白色或粉紅色。頭部黃褐色,頭部兩側有云霧狀斑紋。前胸背板淺黃白色或黃褐色,胸足黃白色或淺褐色。臀板淺黃褐色或粉紅色,上有深褐色斑點。第8腹節K毛群位于該節氣門的正下方,腹部末端具臀櫛,臀櫛具4~7個刺。腹足趾鉤為單序環。 【蘋果梨小食心蟲發生規律】: 在北方(如遼寧),梨小食心蟲老熟幼蟲在樹干翹皮下、剪鋸口處結繭越冬,單植梨園梨小發生2~3代。越冬代成蟲發生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第一代成蟲發生在6月末至7月末;第二代成蟲發生在8月初至9月中旬。第二代幼蟲主要為害梨芽、新梢\嫩葉、葉柄,極少數為害果。有一些幼蟲從其他害蟲為害造成的傷口蛀人果中,在皮下淺層為害。還有和梨大食心蟲共生的。第二代幼蟲為害果增多,第三代果為害最重,第三代卵發生期8月上旬至9月下旬,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桃、梨兼植的果園,梨小第一代、第二代主要為害桃梢,第三代以后才轉移到梨園為害。 【蘋果梨小食心蟲防治方法】: (1)梨樹發芽前,細致刮除老枝干、剪鋸口、根頸等處的老翹皮,集中燒毀,消滅越冬幼蟲。 (2) 秋季在越冬幼蟲脫果前,在樹干或主枝基部綁草,誘集幼蟲越冬,冬前解下燒毀。 (3) 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幼蟲發生期,人工摘除被害蟲果。并連續剪除被害桃、梨蟲梢,立即集中深埋。 (4) 生物防治:在梨小卵發生初期,釋放松毛蟲赤眼蜂,每5天放一次,共放5次,每畝每次放蜂量為2.5萬頭左右。 (5) 藥劑防治:根據田間卵果率調查,當卵果率達到0.3—0.5%時,并有個別幼蟲蛀果時,立即噴布50%對硫磷1000倍液或50%殺螟松1000倍液,20%殺滅菊酯2000—3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6) 桃、梨混栽的果園,應加強桃園的防治工作。并在卵孵化未期,部分幼 蟲已蛀入嫩梢時,細致噴布80%敵敵畏乳油1500倍液, 殺死嫩梢中的幼蟲及初 孵化的幼蟲。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