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梨癭華蛾的具體防治辦法 |
![]() |
梨癭華蛾又名梨瘤蛾、梨枝癭蛾,俗稱糖胡蘆、梨疙瘩、梨狗子等。學名sinitinea pyrigalla yang 目華蛾科。在我國各梨區(qū)均有發(fā)生,目前只發(fā)現(xiàn)為害梨。以遼寧、河北、山西、山東和陜西等省梨區(qū)發(fā)生普遍,管理粗放的果園受害重。梨瘦華蛾只為害梨,是梨樹大害蟲之一。 【梨癭華蛾發(fā)生規(guī)律】: 此也在北方1年1代,以蛹在瘤內(nèi)過冬,春季花芽萌動時羽化為成蟲,花芽膨大鱗片露白時為羽化盛期,成蟲羽化后在枝條上靜伏,下午開始活動,傍晚最活躍,交尾并產(chǎn)卵。卵散產(chǎn)于花芽、葉芽的芽腋間或枝條皮縫內(nèi),每雌約產(chǎn)卵80—90粒,卵期約用夭,梨新梢抽生期卵孵化。初孵幼蟲活潑,爬行到剛抽出的幼嫩新梢,蛀入為害,被害處增生膨大成球形的瘤。幼蟲在瘤內(nèi)串食為害,糞即排在瘤內(nèi)的蟲道內(nèi),每瘤內(nèi)幼蟲頭數(shù)不等,少則1頭,一般3—4頭,多者達7-8頭。幼蟲在瘤內(nèi)生活約200天老熟,晚秋化蛹,化蛹前幼蟲先作好蟲道和羽化孔而后化蛹。管理粗放的梨園蟲害嚴重。 【梨癭華蛾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長5~8毫米,翅展12~17毫米,體灰黃至灰褐色,復眼黑色,具銀色光澤;前翅近基部有2條褐色紋,靠外緣中部有1絲褐色鱗片似黑斑,后翅灰褐色,無斑紋;足灰褐色。 卵:圓筒形,初產(chǎn)橙黃色,近孵化時變?yōu)樽睾稚砻嬗锌v紋。 幼蟲:老熟時體長7~8毫米,全體淡黃白色,頭部小,為淺紅褐色,胸部肥大,腹足短小。 蛹:長5~6毫米,初為淡褐色,將近羽化時頭及胸部變?yōu)楹谏苊黠@看出發(fā)達的觸角和翅伸長到腹部末端,腹末有兩個向腹面的突起。 【梨癭華蛾為害癥狀】: 新梢為害,蛀入處由于幼蟲為害刺激,增生膨脹形成球形的蟲,蟲口密度大時,新梢蟲瘦幾個連接成串,被害枝梢形成小瘤,形如“糖葫蘆。在修剪差或小樹多的果園里,為害尤顯嚴重,常影響新梢發(fā)育和樹冠的形成。 【梨癭華蛾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冬季徹底剪除被害蟲瘤有良好效果,注意僅剪除里面有越冬蛹的1年生枝蟲瘤即可。一般習慣剪枝時間多在芽膨大前,此時成蟲大多羽化飛走;剪蟲技的防治措施應在大范圍內(nèi)進行才有效,如連續(xù)2-3年徹底進行剪除在枝,可以實現(xiàn)區(qū)域性消滅。 (2)、生物防治 把冬剪時剪下的癭枝收集起來放在鐵紗網(wǎng)做成的籠里,待寄生蜂春季飛出,把籠內(nèi)梨癭華蛾消滅。 (3)藥劑防治 成蟲發(fā)生期即花芽萌動期噴藥防治,可選用藥劑20%速滅殺丁1500~2000倍液,2.5%敵殺死1500~2000倍液,甲胺磷1000~1500倍液等菊酪類藥劑和有機磷藥劑。若蟲孵化期,除上述藥劑外,25%滅幼服3號2000倍液,35%賽丹1500~2000倍液,1.8%齊螨素3000~5000倍液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