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角斑古毒蛾成蟲雌雄異型。雌蛾體長約為17毫米,長橢圓形,只有翅痕。體上有灰和黃白色絨毛。雄蛾體長約15毫米,翅展約32毫米。體灰褐色,前翅紅褐色,翅頂角處有個黃斑,后緣角處有個新月形白斑。卵扁圓形。幼蟲體長40毫米左右。體黑色,側面有黃褐色線紋。前胸背部和第八腹節背面各有1對黑色長毛叢。第1~4腹節背部各有黃色短毛刷。
【蟲害名稱】:角斑古毒蛾角斑古毒蛾Orgyiagonostigma(Linnaeus)又名赤紋毒蛾。屬鱗翅目毒蛾科。分布于哈爾濱、丹東、沈陽、長春、北京、唐山、石家莊、天津、濟南、鄭州、西安、重慶、成都和南京等地。為害貼梗海棠、紫荊、白玉蘭、山茶、月季、玫瑰、梅花、美人蕉、江南槐、梨、杏梅、櫻桃、芙蓉等多種花卉和觀賞花木。幼蟲取食花卉的幼芽、嫩葉和花冠。
【生活習性】:東北1年發生1代,華北、西北地區1年2代。以幼蟲在花木的皮縫、落葉層下、雜草叢中越冬。翌年4月越冬在植株上為害嫩葉幼芽。5月化蛹,蛹期約15天。6月成蟲羽化,雌蛾在繭內棲息,雄蛾白天飛翔,與雌蛾交尾。雌蛾在繭內外產卵,每塊卵塊有卵百余粒,卵期約15天。初孵幼蟲先群體取食葉肉,葉片呈網狀。以后借風力擴散,幼蟲有轉移為害習性。幼蟲為害期在4~9月。9月幼齡幼蟲陸續越冬。東北、內蒙古地區以卵越冬,幼蟲在6~8月為害。
【防治方法】:人工防治。河北地區6月、8月在蛹和成蟲期檢查花木上的蛹繭和卵塊,進行人工捕殺蛹和卵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