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斜紋夜蛾形態特征及為害特點】:
學名Prodennia litura (Fabricius),屬鱗翅目,夜蛾科。成蟲體長14~20mm,褐色,前胸背面有灰白色叢毛,從前緣到后緣外邊有3條白色斜紋。卵粒扁平,初產時為乳白色,孵化前為暗灰色,常多層重疊成卵塊,其上覆蓋有一層黃色絨毛。老熟幼蟲體長36~48毫米,頭部黑褐色,體色多樣,常為淡褐色、黑褐色、土黃色或灰綠色,蟲體上散生不太明顯的白色斑點,從中胸到第9節背面各有一對月形或三角形黑斑。蛹長15~23毫米,赤褐色至淡褐色,腹部背面第4~7節近前緣密布圓形刻點,腹部末節有一對短而彎曲的臀刺,刺的基部分開。幼蟲頭部淡褐至黑褐色,胸腹部顏色多變,密度大時,體色純黑,密度小時多為土黃色到暗綠色。一般幼蟲體色較淡,隨著齡期增長而加深,老熟幼蟲入土化蛹。1、2齡幼蟲群集啃食葉下表皮及葉肉,僅留下上表皮及葉脈成窗紗狀;3齡以上分散為害,咬食葉片,僅留主脈,有假死性,對陽光敏感,天晴時白天躲在陰暗的草莓基部或土縫里,夜晚出來為害,大發生時幼蟲密度大,以致毀產并能轉移為害。
【草莓斜紋夜蛾發生規律】:
斜紋夜蛾在我市一年發生多代,7~10月為害最嚴重。世代重疊,越冬不明顯,無滯育現象。斜紋夜蛾喜陰,特別在草莓繁苗期郁蔽的環境下易大發生。主要在草莓繁苗期和移栽扣棚前危害,但有時扣棚后到11月底也會大量發生,取食草莓花果和嫩葉,嚴重時花果被害率可達50%以上。成蟲白天不活動,黃昏后開始取食飛翔,多在開花植物上取食花蜜,然后產卵。成蟲對糖、酒、醋液及發酵的胡蘿卜、豆餅等有很強的趨性,對一般光趨性不強,但對黑光燈趨性強。
【草莓斜紋夜蛾防治方法】:
①利用成蟲的趨化性和趨光性,可用黑光燈、糖醋液等誘殺。
②可利用蜘蛛、赤眼蜂等自然天敵,以控制此蟲為害。
③藥劑防治:要求掌握在初發低齡期用藥,噴霧時間選在傍晚為佳。用25%蟲除凈乳油100~120毫升,或40%毒死蜱乳油 80毫升加 90%杜邦萬靈粉劑20克,或1.5%云除乳油25毫升,或1%菜健乳油45毫升,或5%杜邦安打12毫升,兌水25~37.5公斤細噴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