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成蟲和幼蟲密集在葉片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使葉片萎蔫、退綠、黃化甚至枯死,還分泌大量蜜露,引起煤污病的發生,覆蓋、污染了葉片和果實,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同時白粉虱還可傳播病毒,引起病毒的發生。
【形態特征】:成蟲 體長約4.9-1.4毫米,淡黃白色或白色,雌雄均有翅,全身披有白色蠟粉,雌蟲個體大于雄蟲,其產卵器為針狀。
卵 長橢圓形,長約0.2-0.25毫米,初產淡黃色,后變為黑褐色,有卵柄,產于葉背。
幼蟲(或稱若蟲)橢圓形、扁平。淡黃或深綠色,體表有長短不齊的蠟質絲狀突起。
蛹 橢圓形,長約0.7-0.8毫米。中間略隆起,黃褐色,體背有5-8對長短不齊的蠟絲。
【生活習性】:在北方溫室一年發生10余代,冬天室外不能越冬,華中以南以卵在露地越冬。成蟲羽化后1―3天可交配產卵,平均每個產142.5粒。也可孤雌生殖,其后代雄性。成蟲有趨嫩性,在植株頂部嫩葉產卵。卵以卵柄從氣孔插入葉片組織中,與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極不易脫落。若蟲孵化后3天內在葉背做短距離行走,當口器插入葉組織后開始營固著生活,失去了爬行的能力。白粉虱繁殖適溫為18―21℃。春季隨秧苗移植或溫室通風移入露地。
【防治方法】:①清除前茬作物的殘株和雜草;②黃板誘殺。方法同蚜蟲防治;③生物防治。保護地栽培在扣棚后,當白粉虱成蟲平均在0.2頭/株以下時,每5天釋放麗蚜小蜂成蟲3頭/株,共釋放3次。麗蚜小蜂可在棚室內建立種群,有效控制白粉虱為害;④藥劑防治。在白粉虱發生期用12%撲虱靈乳油1 000倍液,或25%滅螨猛乳油1 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白粉虱防治最好的藥劑就是啶蟲脒,一般含量為3%,使用800倍左右或2.5%功夫乳油4 000倍液噴灑均有較好效果。采果前15天應停止用藥。保護地栽培可用敵敵畏煙劑熏煙,用藥量及方法同蚜蟲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