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銀杏蠐螬的誘殺辦法 |
![]() |
【銀杏蠐螬害蟲名稱】:蠐螬是金龜子類幼蟲的總稱,俗稱雞糞蟲、地蠶、土蠶等,屬鞘翅目、金龜子科。是苗圃地常見的主要地下害蟲。其種類很多,在我國對農林植物造成為害的有30多種,主要有華北大黑鰓金龜、棕色鰓金龜、銅綠麗金龜等。 【銀杏蠐螬寄主】:雜食性害蟲,成蟲(金龜子)取食楊、柳、榆、桑、櫟、刺槐、核桃、蘋果、落葉松等多種植物的樹葉,幼蟲(蠐螬)取食多種針、闊葉樹的根部。 【銀杏蠐螬為害特點 】:蠐螬主要在苗圃和幼林地為害幼苗(樹)的根、莖,除咬食側根和主根外,還能取食根皮,輕者根莖部分被咬食,影響植株生長;重者將根莖皮層吃光或環食土表下的主莖皮層,使植株死亡,造成缺苗斷壟。成蟲則取食植株葉片,往往由于個體數量多,可在短期內造成嚴重危害。 【銀杏蠐螬形態特征】: 蠐螬體黃白色,柔軟多皺褶,密被細毛,常彎曲成“C”字形,腹部最末一節腹面的粗毛排列形式和肛門的形狀,是種類認別的重要特征:華北大黑鰓金龜幼蟲腹部末節粗毛排列成扁形,肛門裂縫呈三裂;棕色鰓金龜幼蟲腹部末節粗毛排列在中線上成兩條平行的毛列;銅綠麗金龜幼蟲腹部末節除鉤狀毛外,還有排成2縱列的刺狀毛,2列刺毛的尖端大部相遇或相互交叉。 【銀杏蠐螬生活習性】:一般一年發生一代或二年一代,以成蟲或幼蟲在土中越冬。蠐螬常年生活在有機質多的土壤中,其生活與土壤溫、濕度有關,通常在春季和夏末秋初兩季發生危害,尤其陰雨連綿的天氣,危害猖獗,冬季低溫和夏季高溫在深土層越冬和越夏。成蟲多晝伏夜出,白天少見,具趨光性和假死性。越冬成蟲多于4月出土活動,5—7月為為害盛期,6—7月為產卵盛期,7—8月越冬幼蟲陸續入土化蛹,蛹期15天左右,成蟲羽化后即在原處越冬。 【銀杏蠐螬防治方法】: ⑴田間管理:搞好中耕除草,消滅蟲卵;圃地精耕細作,并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可減少金龜子產卵。 ⑵毒土殺蟲:做床(壟)時每畝用90%敵百蟲(或1%六六六粉)1-2公斤加細土200~400公斤,或50%辛硫磷0.25公斤加細土30公斤, 均勻拌合,翻入地下耙平,然后作床,毒殺蠐螬。 ⑶樹干涂藥:樹干刮除粗皮,涂40%氧化樂果或50%辛硫磷或90%敵百蟲1~2倍液,防治成蟲。 ⑷人工捕殺: ①采用秋季土壤翻耕、耙地,拾蟲消滅,或在初齡幼蟲期大量灌溉等措施,可以降低蠐螬的蟲口密度。 ②當蠐螬在表層土壤活動時,可用20厘米長細鋼針按水平方向1厘米間距下扎,可有效捕殺2-3齡幼蟲。 ③利用成蟲的假死性,于成蟲盛發期(5—7月)人工捕殺成蟲。 ⑸燈光誘殺:利用成蟲的趨光性,于成蟲盛發期,用殺蟲燈(黑光燈或佳多牌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 ⑹毒鉺誘殺:在成蟲盛發期,用楊、柳、榆樹枝條沾80%敵百蟲200倍液,每隔10~15m放置1束;或在50%久效磷50倍液中浸泡后,每畝5把,插在苗圃或新造幼林內誘殺成蟲。 ⑺藥劑防治:在成蟲盛發期,噴灑90%敵百蟲或40%氧化樂果乳劑800~1000倍液,或6%六六六可濕性粉劑200倍液,或2.5%敵百蟲粉。也可用90%敵百蟲或50%辛硫磷乳劑500~800倍液溝施或澆灌,或用5%顆粒劑每畝2公斤施于土壤中,然后覆土。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