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主要為害花莖,有時也為害葉片。莖部染病初現褪綠長橢圓形病斑,大小18~30×2.5~4.5毫米,后全部變為灰白色,上密生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葉片染病,葉兩面病斑梭形或長橢圓形,邊緣不清,后也現小黑點,嚴重的葉片枯死,花莖折倒。
病原:SeptoriaalliiMoesz稱蔥殼針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發病規律: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器吸水后,逸出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進行初侵染,經幾天潛育顯癥后,又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高溫季節、高濕條件下易發病,肥料不足、管理粗放、雜草叢生,植株長勢弱發病重。
防治措施:1、種植優良品種,合理輪作,定植大田應選擇肥沃、有機質較足的田塊,定植前應澆透水、施足基肥,每畝施充分腐熟的羊棚灰等農家肥3000公斤、25%復合肥30公斤,并在地表噴施消毒藥劑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
2、加強韭菜園田間管理,及時拔除雜草,合理澆水、追肥,促植株穩生穩長,縮短割韭周期,改善株間通透性,有助于減輕發病,同時在適時噴施壯莖靈,可使植物桿莖粗壯、葉片肥厚、葉色鮮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濃。
3、藥劑防治,防治初期應根據植保要求噴施40%百菌清懸浮劑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針對性藥劑進行防治。注意在采收前7天停止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