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茶黃薊馬發生規律】:
在廣東、海南產區,2-4月中旬花穗期至幼果期該蟲為害幼果果蒂使果皮形成黑褐色龜裂狀的干疤,不僅影響果實外觀質量,造成早期落果,而且有利于病菌侵染,導致果實商品率下降。春秋干旱時蟲口密度大,為害較嚴重。除為害芒果外,也可為害茶樹、葡萄、草莓、花生等。
【芒果茶黃薊馬形態特征】:
成蟲體色為黃色,雌蟲體長0.9毫米,觸角第一節淡黃色,第二節黃色,第三至八節灰褐色;翅灰色,頭部寬約為頭長的1.8倍,單眼鮮紅色。若蟲體較短,且無翅。
卵:腎形,長約0.2mm,初期乳白,半透明,后變淡黃色。
若蟲:初孵若蟲白色透明,復眼紅色,觸角粗短,以第3節最大。頭、胸約占體長的一半,胸寬于腹部。2齡若蟲體長約0.5~0.8mm,淡黃色,觸角第1節淡黃色,其余暗灰色,中后胸與腹部等寬,頭、胸長度略短于腹部長度。3齡若蟲(前蛹)黃色,復眼灰黑色,觸角第1、2節大,第3節小,第4~8節漸尖。翅芽白色透明,伸達第3腹節。4齡若蟲(蛹)黃色,復眼前半紅色,后半部黑褐色。觸角倒貼于頭及前胸背面。翅芽伸達第4腹節(前期)至第8腹節(后期)。
【芒果茶黃薊馬為害癥狀】:
春梢期若蟲、成蟲在嫩葉背面活動,吸食組織汁液,受害嫩葉邊緣卷曲,呈波紋狀,不能正常展開,葉肉組織出現褪綠變黃小點斑,似花葉狀,葉片變脆、轉黃;新梢頂芽受害,生長點受抑制,呈現枝葉叢生或萎縮;新梢葉片展開后受害,葉片稍變窄,形態僵硬。花果期若蟲、成蟲集中為害花穗,造成大量落花、落果;果實生長中后期引起果皮組織增生、果皮變粗、出現銹皮斑。
【芒果茶黃薊馬防治方法】:
①加強梢期肥水管理,促使植株放梢整齊,投產果園應加強控制冬梢、春梢。
②從花穗期至果實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和每次新梢抽生出3厘米至葉片轉綠前,可選用40%水胺硫磷乳油800倍液、24%萬靈水劑1 000倍液、5%魚藤精乳油1 000-1 500倍液、10%氯氰菊酯1 500-2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施藥間隔為7-10天,可連續施藥2-3次,上述藥劑應交替使用,以延緩害蟲產生抗藥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