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芒果的毒蛾類害蟲主要有黑邊花毒蛾、茶毛蟲、雙線盜毒蛾等。主要以幼蟲取食果實、嫩梢、花穗等,大發生時可將全樹的葉片及花穗吃光,危害甚烈。其中最常見的有雙線盜毒蛾。
【生活習性及發生規律】:
雙線盜毒蛾一年發生5~6代,第1代卵產于4月上旬,4月中旬孵化,4月中下旬為幼常害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為化蛹盛期,幼蟲期約25天。第1、2代危害花穗及幼果較為嚴重。以老熟的幼蟲或蛹在樹干基部的表土內、樹皮裂縫或洞孔內越冬,冬季暖和時,幼蟲仍能取食。春季后,成蟲羽化,交尾產卵。初孵化的幼蟲群集取食,后分散危害,咬食嫩葉、花穗、幼果。果實被害后,果皮粗糙或有缺刻,失去商品價值。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10~13.5毫米,雄蛾翅展19~26毫米,雌蛾25~37毫米,黃褐色,頭部和頸板橙,胸部淺黃棕色,腹部黃褐色,肛毛簇橙,前翅赤褐色,微帶淺紫色閃光,翅上有兩條的弧曲橫線,有的個體不清晰。前緣、外緣的緣毛,外緣緣毛部分被赤褐色部分分隔成3段。后翅。
卵:卵塊上有棕色短毛覆蓋。
幼蟲:老熟幼蟲體長22~25毫米,頭部褐色,體暗棕色,有紅色側瘤,第3節背線,第4~5節和第11節有黑色短毛刷,第5~10節背線,較寬,末節有黃斑。
蛹:圓錐形,長約13毫米,褐色。
【防治方法】:
防治該害蟲以化學防治為主,抓緊危害初期噴藥,可基本控制其危害。可以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80%敵敵畏乳劑800~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噴殺。也可結合冬季清園,摘除越冬的蛹繭和捕殺幼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