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癭螨受害枝多為深褐色,纖細而短,呈失水狀,芽小而干癟,緊貼枝條,芽尖為褐色,有的枯焦甚至死亡。葉片上形成退綠色斑,后期葉片向正面縱卷,直至葉片枯黃墜落。果實在花脫落兩周后開始顯癥,果面出現不規則暗綠色病斑,隨著果實膨大病部茸毛逐漸變褐倒伏、脫落,幼螨在桃毛基部為害,使皮下組織壞死,停止生長,形成凹陷,致使果實發育受阻,嚴重畸形,病部出現深綠色凹陷。后期果實呈著色不勻的猴頭狀,果肉深綠色,嚴重的木質化。果實成熟期發生裂果。
【形態特征】
雌螨淡黃色,喙斜下伸。無前葉突,盾板上各縱線俱在,背中線不明顯,后端呈箭頭狀;背瘤位于盾后緣。大體背、腹環數近似,體環上具圓錐形微瘤。
【發生規律】
以成螨或若螨在1—2年生枝條的芽上越冬。3月下旬桃癭螨出蟄為害,桃樹開花時越冬癭螨的為害進入盛期并產卵,花落后卵大量孵化為若螨,刺吸剛形成的幼桃。
【防治方法】
1、夏季整形用牽拉的方法使樹冠開展,保證內膛枝條接受更多的陽光,促使枝條健壯,芽多而飽滿。
2、冬季修剪時須剔除因癭螨為害而形成的纖細而干枯的枝條。早春、結果期合理灌水,適期施肥,保證開花、授粉良好,果實生長期營養充分。
3、藥劑防治:為害嚴重的果園,冬前對落葉枝條噴灑殺螨劑、克螨特等,以減少越冬基數。早春花芽膨大前噴3—4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出蟄的越冬癭螨。落花后(5月上旬)再噴l次。果實生長初期(6月初)噴1次殺螨劑,如18%阿維菌素乳油2000—2500倍液,果實生長中期再噴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