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蚧,又名桑盾蚧、樹虱子,主要為害櫻桃、桃、杏等核果類果樹。
【櫻桃桑白蚧形態(tài)特征】:
桑白蚧屬同翅目,盾蚧科。雌成蟲橙黃或橙紅色,體扁平卵圓形,長約1毫米,腹部分節(jié)明顯。雌介殼圓形,直徑2~2.5毫米,略隆起,有螺旋紋,灰白至灰褐色,殼點黃褐色,在介殼中央偏旁。雄成蟲橙黃至橙紅色,體長0.6~0.7毫米,僅有翅1對。雄介殼細長,白色,長約1毫米,背面有3條縱脊,殼點橙黃色,位于介殼的前端。卵橢圓形,長徑僅0.25~0.3毫米。初產(chǎn)時淡粉紅色,漸變淡黃褐色,孵化前橙紅色。初孵若蟲淡黃褐色,扁橢圓形、體長0.3毫米左右,可見觸角、復眼和足,能爬行,腹末端具尾毛兩根,體表有綿毛狀物遮蓋。脫皮之后眼、觸角、足、尾毛均退化或消失,開始分泌蠟質(zhì)介殼。
【櫻桃桑白蚧發(fā)生規(guī)律】:
廣東每年發(fā)生5代,主要以受精雌蟲在寄主上越冬。春天,越冬雌蟲開始吸食樹液,蟲體迅速膨大,體內(nèi)卵粒逐漸形成,遂產(chǎn)卵在介殼內(nèi),每雌產(chǎn)卵50~120余粒。卵期10天左右(夏秋季節(jié)卵期4~7天)。若蟲孵出后具觸角、復眼和胸足,從介殼底下各自爬向合適的處所,以口針插入樹皮組織吸食汁液后就固定不再移動,經(jīng)5~7天開始分泌出白色蠟粉覆蓋于體上。雌若蟲期2齡,第2次脫皮后變?yōu)榇瞥上x。雄若蟲期也為2齡,脫第2次皮后變?yōu)椤扒坝肌保俳?jīng)脫皮為“蛹”,最后羽化為具翅的雄成蟲。但雄成蟲壽命僅1天左右,交尾后不久就死亡。
【櫻桃桑白蚧為害癥狀】:
以雌成蟲和若蟲群集固定在枝條和樹干上吸食汁液為害,葉片和果實上發(fā)生較少。枝條和樹干被害后樹勢衰弱,嚴重時枝條干枯死亡,一旦發(fā)生而又不采用有效措施防治,則會在3~5年內(nèi)造成全園被毀。近年來,溫室栽培核果類果樹桑白蚧的發(fā)生與為害比露地栽培的嚴重。
【櫻桃桑白蚧防治方法】:
①發(fā)芽前噴5%重柴油乳劑或結合修剪,剪除有蟲枝條,或用硬毛刷刷除越冬成蟲。
②若蟲孵化期噴藥防治。可噴布25%撲虱霸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采收后可噴布28%蚧寶乳油1000倍液,或40%速蚧殺乳油1000倍液防治,或40%速滅蚧1000倍液,或28%蚧寶乳油1000倍液,或速蚧克800倍液,或40%速撲殺1000倍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