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抓緊防除棗奕刺蛾 |
![]() |
棗奕刺蛾(Phlossa conjuncta)又名棗刺蛾,屬鱗翅目,刺蛾科。分布于河北、遼寧、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湖南、湖北、廣東、四川、臺灣、云南等地。以幼蟲取食葉片,低齡幼蟲取食葉肉,稍大后即可取食全葉。 【形態特征】 成蟲全體褐色,雌蛾觸角絲狀;雄蛾觸角短雙櫛狀;頭小,復眼灰褐色;胸背上部鱗毛稍長,中間微顯紅褐色;腹部背面各節有似“人”字型的褐紅色鱗毛;前翅基部褐色,中部黃褐色,近外緣處有兩塊近似菱形的斑紋彼此連接,靠前緣一塊為褐色,靠后緣一塊為紅褐色,橫脈上有1個黑點;后翅為灰褐色。 卵橢圓形,扁平,初產時鮮黃色,半透明。幼蟲初孵幼蟲體筒狀,淺黃色,背部色稍深;老熟幼蟲頭褐色,較小,體背面有藍色斑,連結成金錢狀斑紋;在胸背前3節上有3對、體節中部1對,腹末2對皆為紅色長枝刺,體的兩側周國各節上有紅色短刺毛叢1對。 蛹橢圓形,扁平.初化蛹時黃色,漸變淺褐色,羽化前變為褐色,翅芽為黑褐色。繭橢圓形,比較堅實,土灰褐色。 【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1代,以老熟幼蟲在樹干根頸部附近土內7—9cm深處結繭越冬。6月上旬開始化蛹。6月下旬開始羽化為成蟲。7月上旬幼蟲開始為害,為害嚴重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自8月下旬開始,幼蟲逐漸老熟,下樹入土結繭越冬。成蟲有趨光性。白天靜伏葉背,有時抓住葉懸系倒垂,或兩翅做支撐狀,翹起身體,不受驚擾。卵產于葉背,成片排列。初孵幼蟲爬行緩慢,集聚較短時間即分散葉背面為害。初期取食葉肉,留下表皮,蟲體大即取食全葉。 【防治方法】 1、清除越冬蟲繭刺蛾越冬代苗期長達7個月以上。此時農、林作業較空閑,可根據不同刺蛾蟲種越冬場所之異同采用敲、挖、剪除等方法清除蟲繭。燭革可集中用紗網緊扣,使害蟲天敵羽化外出。為免受繭上毒毛之害,可將繭埋在30cm深土坑內,踩實埋死)。 2、大部分刺蛾成蟲具較強的趨光性,可在成蟲羽化期于19-21時用燈光誘殺。 3、在發生量大的年份,還應在果園周圍的防護林上清除蟲繭。夏季結合農事操作,人工捕殺幼蟲。 4、刺蛾的寄生性天敵較多,例如已發現黃刺蛾的寄生性天敵有刺蛾紫姬蜂、刺蛾廣肩小蜂、上海青峰、爪哇刺蛾姬蜂、健壯刺蛾寄蠅和一種絨英蜂(學名待查)。 5、在幼蟲發生初期噴施下列藥劑:20%蟲酰肼懸浮劑1500—2000倍液;5%氟蟲脲可分散液劑1500—20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2000—2500倍液;90%晶體敵百蟲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25%滅幼脲懸浮劑1500—2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