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征】: 柑橘鳳蝶又名柑黃黑鳳蝶,其成蟲為具黃白色斑紋的大型蝴蝶,有春夏兩型。春型雌成蟲體長21~28毫米,翅展75~96毫米;夏型體較大,體長30毫米,翅展105毫米,體及翅底黃色,黑色部分較春型的少。春夏型成蟲前翅和后翅外緣各有彎月形黃斑8個和6個。幼蟲初為褐色,老熟后呈綠色,體長38~42毫米,頭部有黃色臭角腺,遇驚時伸出。
【害蟲名稱】:柑橘鳳蝶
危害柑橘的鳳蝶國內已知的有21種,其中以柑橘鳳蝶[Papilioxuthus L.]和玉帶鳳蝶[P.polytes L.]為害較重,分類上均屬鱗翅目、鳳蝶科。
【寄主】:以蕓香科為主,尤以柑橘類受害最重,此外尚危害黃皮、胡蘿卜、花椒、山椒、小茴香等。
【為害特點 】:危害特點?以幼蟲咬食葉片,造成缺刻與孔洞,甚者將全葉吃光,僅殘留葉柄,對苗木和幼樹的生長和樹冠形成影響最大。
【生活習性】:在華南地區,兩種鳳蝶年發生5~6代,世代重疊,以蛹在枝葉隱蔽處越冬。其成、幼蟲習性亦相似。成蟲白天活動,善飛,喜食花蜜,卵散產于嫩芽、葉背上,卵期約7天。初孵幼蟲咬食葉片成孔洞或缺刻,5齡幼蟲食量最大,日可食5、6片葉,遇驚時則伸出臭角腺,放出臭氣拒避敵害。老熟幼蟲可吐絲環繞胸腹以固定枝條上化蛹。翌年越冬代成蟲3~4月出現,第1~5代成蟲分別出現于4月下旬~5月、5月下旬~6月、6月下旬~7月、8~9月、10-11月,以第6代蛹越冬。天敵有多種小蜂等。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殺。結合冬春修剪清園捕殺越冬蟲蛹;網捕成蟲;捕捉幼蟲;摘除卵粒。
2、保護利用天敵。保護好蛹、卵和幼蟲寄生赤眼蜂、金小蜂、廣大腿小蜂。
3、噴殺幼蟲。掌握各代幼蟲盛發期噴施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或2.5%敵殺死、20%速滅殺丁乳油4 000~5 000倍液,或2.5%保得乳油2 000倍液,或10.8%凱撒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Bt乳劑2 000~3 000倍液、青蟲菌可濕粉(100億/克)1 000倍液、青蟲菌6號液劑1 5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