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茶黃薊馬發生規律】:
一年發生多代。此蟲主要發生在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南方茶區,無明顯越冬現象,12~2月冬季仍可在嫩梢上找到成蟲和若蟲,但在浙江、江西等偏北的茶區,以成蟲在茶花中越冬。在南部茶區,一般10~15天左右即可完成一代。成蟲產卵于葉背葉肉內,若蟲孵化后銼吸芽葉汁液,以2齡時取食最多。蛹在茶叢下部或近土面枯葉下。成蟲活潑,善于爬動和作短距離飛行。陰涼天氣或早晚在葉面活動,太陽直射時,棲息于茶樹下層蔭蔽處,苗圃和幼齡茶園發生較多。
【橙子茶黃薊馬形態特征】:
成蟲全體橙黃色,觸角8節,以第6節為最長,最1、2節淡黃,第3-8節淡褐,第3、4節各著生有1個“V”形感覺錐。前胸背板后角各有一鬃。前翅透明,呈淡黃色,翅脈兩條。腹部共10節,卵淡黃色,腎形。若蟲初孵化時乳白色,以后逐漸變黃,3齡時呈現白色透明的翅芽。
【橙子茶黃薊馬為害癥狀】:
成蟲、若蟲銼吸為害茶樹新梢嫩葉,受害葉片背面主脈兩側有2條至多條縱向內凹的紅褐色條紋,嚴重時葉背呈現一片褐紋,條紋相應的葉正面稍凸起,失去光澤,后期芽梢出現萎縮,葉片向內縱卷,葉質僵硬變脆。
【橙子茶黃薊馬防治方法】:
(1)4月下旬在地面和樹干噴速滅殺丁3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能有效地防治成蟲上樹危害。
(2)5月中下旬,葉片上開始出現茶黃薊馬時,對樹體噴藥防治。6月中下旬噴第2次藥,7月中下旬蟲口密度最大時噴第3次藥,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用速滅殺丁3000倍液,防治效果可達95%。
(3)采摘滅蟲。一般可結合防治小綠葉蟬進行,及時分批采摘,有助于消滅一部分卵和若蟲。同時減少新葉存留時間,以惡化其營養條件,減少其發生。
(4)藥劑防治。于春茶結束后,施藥防治。藥劑可選2.5%菜喜(多殺菌素)懸浮劑500~700倍液;3%莫比朗乳油3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500倍液噴施;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00~6000倍液等進行噴灑防治均有較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