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橙子茶蓑蛾該怎么治見效快 |
![]() |
【橙子茶蓑蛾發生規律】: 雌成蟲羽化后仍留在護囊內,雄成蟲羽化飛出后即尋找雌蟲,找到雌蟲后將腹部插入護囊進行交尾。雌蟲產卵于囊內蛹殼中,每雌產卵量約500粒,卵期10—15天。幼蟲孵化后從護囊排泄孑乙爬出,隨風飄散到枝葉上,后即吐絲結囊。1-3齡幼蟲多數只食下表皮和葉肉,留上表皮成半透明黃色薄膜,3齡后咬食葉片成孔洞或缺刻。幼蟲老熟后在囊內化蛹。 流行動態:浙江、貴州一年發生l代,安徽、江蘇飛湖南l一2代,江西、臺灣2代,以3—4齡幼蟲在護囊中越冬。翌年3月開始活動,5月下旬開始化蛹,6月上飛中旬成蟲羽化產卵,6月下旬幼蟲孵化。全年以7—8月間為害嚴重。 【橙子茶蓑蛾形態特征】: 成蟲:雌蟲蛆狀,無翅,體長1-2—1-6毫米,黃褐色,雄蟲體長約13毫米,翅展23—30毫米,體翅均深褐色,前翅外緣近翅尖處有2個透明斑。 卵:橢圓形,乳黃白色。 幼蟲:體黃褐色,胸部各節的硬皮板側面上方有l條褐色縱紋,下方各有1個褐色斑。 蛹:雄為被蛹,雌為圍蛹,體長約11—1-8毫米,黑褐色。護囊中型,囊外綴結縱向平行排列長短不一的小枝梗。 【橙子茶蓑蛾為害癥狀】: 幼蟲在護囊中咬食葉片、嫩梢或剝食枝干、果實皮層,造成局部茶叢光禿。該蟲喜集中為害。 【防治方法】: (1)人工摘除護囊。(2)在幼齡幼蟲期,選用90%敵百蟲每畝2—3兩(合800—1-000倍液);或80%敵敵畏每畝1.5—2.5兩(合1000一1500倍液),或50%殺螟松、50%二溴磷每畝2—2.5兩(合1000倍液);或10%除蟲精、2.5%溴氰菊酯飛20%殺滅菊酯每畝0.25—0.4兩(合6000—8000倍液)進行防治。噴藥時必須將蟲囊噴濕,以充分發揮藥效。 常用藥劑:90%敵百蟲 50%殺螟松 50%二溴磷 10%除蟲精 2.5%溴氰菊酯 20%殺滅菊酯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