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害特點 】:
為害柑橘、葡萄等果樹。幼蟲在離地面0.5米左右的主干和大枝木質部蛀食,蟲孔處常有木屑排出。樹體受害后導致水分和養分運輸受阻,出現樹勢衰弱,受害重的枝、干會出現枯死,或易被風吹斷。
【形態特征】:褐天牛成蟲長26~51毫米。初孵化時為褐色。卵橢圓形,長2~3毫米,乳白至灰褐色。幼蟲老熟時長46~56毫米,乳白色,扁圓筒形。蛹長40毫米左右,淡米黃色。
【生活習性】:褐天牛兩周年發生1代,以幼蟲或成蟲越冬。多數成蟲于5~7月出洞活動。成蟲白天潛伏洞內,晚上出洞活動,尤以下雨前悶熱夜晚8~9時最盛。成蟲產卵于距地面0.5米以上的主干和大枝的樹皮縫隙,成蟲以中午活動最盛,陰雨天多棲息于樹枝間;產卵以晴天中午為多,產于嫩綠小枝分叉處或葉柄與小枝交叉處。6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卵孵化盛期。幼蟲先向上蛀食,至小枝難容蟲體時再往下蛀食,引起小枝枯死。
【防治方法】:
一是樹上捕捉天牛成蟲,傍晚時,尤以雨前悶熱傍晚8~9時最佳;二是啄木鳥是天牛最好的天敵:三是加強栽培管理,使樹體健壯,保持樹干光滑;四是堵殺孔洞,清除枯枝殘樁和苔蘚地衣,以減少產卵和除去部分卵和幼蟲;五是立秋前后,人工勾殺幼蟲;六是立秋和清明前后,將蟲孔內木屑排除,用棉花蘸40%樂果5~10倍液塞入蟲孔,再用泥封住孔口,以殺死幼蟲;還可在產卵盛期用40%樂果50~60倍液噴灑樹干樹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