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菠蘿中華稻蝗形態特征:
成蟲雄體長15—33mm,雌蟲19—40mm,黃綠、褐綠、綠色,前翅前緣綠色,余淡褐色,頭寬大,卵圓形,頭頂向前伸,顏面隆起寬,兩側緣近平行,具縱溝。復眼卵圓形,觸角絲狀,前胸背板后橫溝位于中部之后,前胸腹板突圓錐形,略向后傾斜,翅長超過后足腿節末端。雄蟲尾端近圓錐形,肛上板短三角形,平滑無側溝,頂端呈銳角。雌蟲腹部第2—3節背板側面的后下角呈刺狀,有的第3節不明顯。產卵瓣長,上下瓣大,外緣具細齒。卵長約3.5mm,寬1mm,長圓筒形,中間略彎,深黃色,膠質卵囊褐色,包在卵外面,囊內含卵10—100粒,多為30粒左右,斜列2縱行。若蟲5—6齡,少數7齡。1齡灰綠色,頭大高舉,無翅芽,觸角13節;2齡綠色,頭胸側的黑褐色縱紋開始顯現,觸角14一17節;3齡淺綠色,頭胸兩側黑褐色縱紋明顯,沿背中線淡色中帶明顯,觸角18—19節,微露翅芽;4齡翅芽呈三角形,長未達腹部第一節,觸角20一22節;末齡翅芽超過腹部第3節,觸角23—29節。
二、菠蘿中華稻蝗為害特點:
成、若蟲食葉成缺刻,嚴重時全葉被吃光,僅殘留葉脈。
三、菠蘿中華稻蝗防治方法:
(1)稻蝗喜在田埂、地頭、渠旁產卵。發生重的地區組織人力鏟埂、翻埂殺滅蝗卵,具明顯效果。
(2)保護青蛙、蟾除,可有效抑制該蟲發生。
(3)抓住3齡前稻蝗群集在田埂、地邊、渠旁取食雜草嫩葉特點,突擊防治,當進入3—4齡后常轉入大田,當百株有蟲10頭以上時,應及時噴灑50%辛硫磷乳油或50%馬拉硫磷乳油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功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40%樂果乳油1000倍液、2.5%氯氰靈乳油1000—2000倍液。均可取得較好防治效果。
(4)大面積發生時應使用飛機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