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甘蔗斑角蔗蝗綜合防治技術 |
![]() |
【甘蔗斑角蔗蝗形態特征】:體長約45 - 55 mm,體型較大,體色綠褐色或黃綠色,前胸背板有三條黑色的橫向溝帶,特征明顯,各腳腿節及復眼黃褐色,成蟲淡黃綠色,復眼桔紅色,前胸背板有 3條黑色橫溝。觸角絲狀黑褐色。卵黃色,長橢圓形微彎曲,卵塊淡紫褐色。 【甘蔗斑角蔗蝗發病規律】:1 年發生 1 代。以卵在土表越冬。卵產于土中的同時分泌粘液,把土粘附在卵塊表面,形成袋形的卵裹,到 4 ~ 5 月份孵化。若蟲蛻皮 5 ~ 6 次,于 5 ~ 6 月間變為成蟲。成蟲、若蟲常在 8 ~ 9 月間大量取食蔗葉。 【甘蔗斑角蔗蝗防治方法】: 1. 農業防治 加強田間管理,鏟除蔗田雜草和田邊、溝邊雜草, 破壞蝗蟲生長發育、繁殖活動的場所,減少蟲源基數 。 2. 人工防治 在蝗蝻期發動群眾撲打,將蝗蟲消滅在大量取食為害之前;蟲口密度不大時,可組織人工撒網捕殺;在條件具備的地方也可采取“火攻”的方法。 3. 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藥劑宜選用低毒、觸殺性強、擊倒速度快、而且比較經濟的藥劑,針對蝗蟲蟲口密度高的區域,必須實施應急化學防治技術,把蝗蟲撲滅在蝗蝻盛發階段、為害成災之前。施藥時要盡量避免中午高溫時段和大風天氣施藥。 推薦使用的化學農藥有: 25%氰?辛乳油、 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畝 30~ 50毫升;或 5%氟蟲腈懸浮劑,每畝 5~ 10毫升; 或 90%敵百蟲晶體 750倍液;或 50%馬拉硫磷乳油 1000倍液; 或 50%的辛硫磷乳油 800 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 還可選用 0.4%氟蟲腈超低容量劑或 90%馬拉硫磷油劑。此外,在蝗蟲低齡若蟲期也可選用 20%滅幼脲 1號懸浮乳劑 1萬倍液進行噴施防治。 4. 生物防治 保護和利用好天敵,控制蟲口密度。蝗蟲的天敵有鳥類、蛙類、蜘蛛和螳螂等益蟲以及螨類、病原微生物等。要努力創造有利于天敵生存的環境,增加天敵種群和數量,以充分發揮天敵的治蝗優勢,提高滅蝗效率。 此外,還應大力推廣應用生物農藥防治蝗蟲的技術,在蝗蝻三齡前使用蝗蟲微孢子蟲、綠僵菌等生物制劑進行防治,能夠有效地降低蝗蟲的蟲口密度,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降低環境污染的程度, 達到長效治理和控制蝗蟲災害發生的目的 。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