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梢病即亞洲火疫病,枯梢病是由細菌侵染引發的病害,能侵染梨樹的多種組織和器官,危害極大。而且梨枯梢病得發生還具有以下特點:
(1)旺盛生長組織發病后,癥狀發展快,如同被火燒過。
(2)發病組織在潮濕條件下,病部形成菌溢。菌溢最初為透明或乳汁狀,后呈紅色或褐色,干后有光澤。梨枯梢病最典型的癥狀是花、果實、枝梢和葉片受病菌侵害后,很快變黑褐色枯萎,但不落葉,猶如火燒一般。根據病害發生的部位,可分為花腐、枝枯、潰瘍及果腐等。
①、花腐:病原直接侵染開放的花引起花腐。一般發生于早春,病菌直接從花器侵入,初為水漬狀斑,花基部或花柄暗色,不久萎蔫。病菌可擴展至花梗及花簇中 其它的花;在溫暖潮濕條件下,花梗上有菌膿滲出。隨著病害的發展,花梗、花等變褐至黑褐色,條件適宜時可殺死小枝,形成小潰瘍斑。
②、潰瘍:潰瘍是指前一季越冬潰瘍邊緣的病菌在春季重新造成侵染的結果。最初的癥狀是在潰瘍附近的健康樹皮上出現窄的水漬狀區,幾天后,樹皮內部組織出現褐色條斑,隨后病菌侵入附近的枝條內部并引起萎蔫死亡。
③、枝枯:嫩枝是除花外最感病的部位。細菌直接侵入前1-3葉的枝尖,然后殺死整個嫩梢及支持枝。最初癥狀是枝尖萎蔫,但萎蔫前不褪色,呈“牧羊鞭” 狀。枝枯萎發展很快,條件適宜時,幾天內可移動15-30cm以上,造成整枝死亡,病枝、枝皮、葉片通常變黑。潮濕時,枝條上出現菌膿。生長后期出現的枝枯一般不會萎蔫,僅在嫩稍部出現壞死。隨著病菌不斷深入,并侵染主干,皮層收縮,下陷,形成潰瘍斑。病菌亦可直接從氣孔、水孔等自然孔口或花蕾、傷口侵入 葉片,侵染初期葉邊壞死,并向中脈、枝條、莖擴展,后變黑,通常有菌膿。
④、果腐:梨枯梢病可引起幼果和成熟果實腐爛,果實表面通常有菌膿或菌束。在儲藏期可引起爛果。
梨枯梢病還為害幾乎所有薔薇科植物,曾在河北、廣東、浙江發現此病。小編提醒大家要提前采取一些預防措施,減小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