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玉米尾孢葉斑病、玉米霉斑病
癥狀:本病主要發生在玉米成熟期的葉片、葉鞘及苞葉上。發病初期為水漬狀淡褐色斑點以后逐漸擴展為淺褐色條紋或不規則的灰色到褐色長條斑,與葉脈平行延伸,長呈矩形,對光透視更為明顯。病斑中間灰色,邊緣有褐色線,病斑大小0.5~20毫米×0.5~2毫米。,病菌最先浸染下部引起發病,有時病斑連片,氣候條件適宜時可擴展到整株葉片,使葉片枯死。病斑后期在葉片背面產生白色或灰白色霉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病原為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Daniel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發病規律:該病由真菌引起,病原菌為半知菌亞門真菌玉米尾孢和高粱尾孢。病原菌隨病殘體越冬,為初侵染源,進行重復侵染。7-8月份多雨的年份易發病,個別地塊可引起大量葉片干枯。病原菌在干燥的條件下能夠在病殘體上安全越冬,但在潮濕的地表層下的病殘體不能越冬。地勢和種植形式對其發生有較大影響,而播期、種植密度、地勢、肥料對玉米灰斑病的影響不大。
防治措施:1、選種抗病品種是最重要的防病措施
2、收獲后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實行大面積深翻、輪作,加強田間管理,雨后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濕度是必不可少的預防性農業措施。
3、合理澆水施肥,促使健狀生長,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
4、藥劑防治:在玉米開花授粉后或發病初期,主要在玉米大喇叭期、抽雄穗期和灌漿初期等3個關鍵時期進行藥劑防治,在噴藥時最好先從玉米下部葉片向上部葉片噴施,以每個葉片噴濕為準。因為玉米灰斑病是先從每株玉米的腳葉由下往上發生為害和蔓延,早期先噴腳葉其目的就是控制下部葉片上的病源菌不要往下爬,以達到控制病害。藥劑選用上可用80%代森錳鋅粉劑500倍液噴霧;70%代森鋅粉劑800倍液噴霧;50%福美雙粉劑500倍液噴霧;25%丙環唑1500倍液噴霧;25%戊唑醇1500倍液噴霧;50%或80%多菌靈800倍液噴霧;50%甲基硫菌靈或70%進口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噴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