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南瓜白粉病
病原 Sphaerotheca cucurbitae
癥狀 南瓜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正、背面出現白色近圓形小粉斑,粉斑逐漸擴大連片。
發病規律
病菌以閉囊殼隨病殘體越冬,或在保護地瓜類蔬菜上周而復始地傳播侵染。借風和雨水傳播,在高溫干旱環境條件下,植株長勢弱、密度大時發病重。在保護地內栽培時,與其他病害相反,如果提高空氣濕度反而會抑制白粉病蔓延。
防治方法
①設施消毒 棚室栽培時,種植前,按每100立方米空間用硫黃粉250克、鋸末500克,或45%百菌清煙劑250克的用量,分放幾處點燃,密閉棚室熏蒸1夜,以殺滅整個設施內的病菌。
②藥劑防治 發病前噴27%高脂膜100倍液保護葉片。發病期間,及時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5%的三唑酮(粉銹寧、百里通)可濕性粉劑 2 000倍波,或 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1500~2 000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 50%硫黃膠懸劑 300倍液,或2%農抗120、2%武夷霉素水劑200倍液,或20%抗霉菌素200倍液,或12.5%速保利2000倍液,或20%敵硫酮8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噴霧防治。百菌清為廣譜殺菌劑,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多菌靈、特富靈均具內吸性,為廣譜殺菌劑,有保護和治療作用。三唑酮是內吸性殺菌劑,殘效期長達30天,是目前防治白粉病最常用的藥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