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南瓜黑星病
病原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癥狀 葉面呈現近圓形褪綠小斑點,進而擴大為2~5毫米淡黃色病斑,邊緣呈星紋狀,干枯后呈黃白色,后期形成邊緣有黃暈的星星狀孔洞。幼瓜和成瓜均會發病,起初為圓形或橢圓形褪綠小斑,病斑處溢出透明的黃褐色膠狀物(俗稱“冒油”),凝結成塊。以后病斑逐漸擴大、凹陷,膠狀物增多,堆積在病斑附近,最后開裂。濕度大時,病部密生黑色霉層。接近收獲期,病瓜暗綠色,有凹陷瘡痂斑,空氣干燥時龜裂。
發病規律 病菌靠雨水、氣流和農事操作傳播。病菌從葉片、果實、莖表皮直接侵入,或從氣孔和傷口侵入。在相對濕度93%以上,溫度在15~30℃之間,植株葉面結露時,該病容易發生和流行。
防治方祛
①種子消毒 用55~60℃溫水浸種 15分鐘,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種20分鐘后沖凈催芽。直播時可用種子重量0.3%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②設施消毒 定植前用煙霧劑熏蒸棚室(此時棚室內無蔬菜),殺死棚內殘留病菌。生產上常用硫磺熏蒸消毒,每100立方米空間用硫磺0.25千克、鋸未0. 5千克混合后分幾堆點燃熏蒸1夜,此法可殺滅附著在設施建材表面的多種病菌。
③農業措施 降低種植密度,升高棚室溫度,采取地膜覆蓋及滴灌技術,及時放風,以降低棚內濕度。
④ 藥劑防治 發現中心病株后及時噴藥,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 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 75%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農抗BO-10水劑200倍液,或50%甲米多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70%代高樂可濕性粉劑800~1200倍液,或 40%杜邦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每 7天1次,連續防治3~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