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褐斑病在我國各葡萄產地多有發生,以多雨潮濕的沿海和江南各省發病較多,一般干旱地區或少雨年份發病較輕,管理不好的果園多雨年份后期可大量發病,引起早期落葉,影響樹勢造成減產。萄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病狀】
褐斑病是由葡萄假尾孢菌侵染引起,主要為害葉片,侵染點發病初期呈淡褐色、不規則的角狀斑點,病斑逐漸擴展,直徑可達1厘 米,病斑由淡褐變褐,進而變赤褐色,周緣黃綠色,嚴重時數斑連結成大斑,邊緣清晰,葉背面周邊模糊,后期病部枯死,多雨或濕度大時發生灰褐色霉狀物。有些品種病斑帶有不明顯的輪紋。
【病害原因】
侵染及發病規律褐斑病病菌分生孢子壽命長,可在枝蔓表面附著越冬,借風雨傳播,在高濕條件下萌發,從葉背面氣孔侵入,潛育期約20天。北方多在6月份開始發病,7—9月為發病盛期多雨季節可多次重復侵染,造成大發生。在江蘇、浙江、上海有兩次發病高峰,第一次在6月,第二次在8月。
【防治方法】
1.徹底清除枯枝落葉減少病源。發芽前噴3—5度石硫合劑。
2.噴藥防治。發病嚴重的地區結合其他病害防治,6月份可噴1次等量式200倍波爾多液,7—9月間可噴500倍50%多菌靈,600—800倍百菌清或800—1000倍70%托布津交替使用、每10—15天噴1次藥。65%的代森錳鋅在某些葡萄果實上有藥害,北方更明顯,使用濃度應在1000—1200倍。
3.合理施肥,科學整枝。增施多元素復合肥。增強樹勢,高抗病力科學留枝,及時摘心整枝,面通風透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