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征】
主要為害葉片。幼嫩葡萄染病,幾個月即枯死,老葡萄染病,壽命1年至數下。染病后生長中期病株發芽遲,葉芽出現焦葉或干葉,發生在單蔓或很少幾個蔓上,初葉脈褪綠,葉片生長遲緩,進入盛夏維管束常被病菌者住,致水分供應失常,致葉緣呈不對稱狀黃化,后逐漸壞死,一直陸續擴展到深秋,葉片成熟前即脫落,葉柄完整地掛在樹上,是該病重要特征。焦葉呈帶著,從邊緣向葉柄擴展。葉片染病早的枝條上的果實停止生長或凋萎死亡。染病較晚的果實提前轉色,但不是真正成熟。病枝的成熟度不一,同一枝條上,一段成熟,一段留下綠色不成熟的組織,不成熟一段易受凍而死。病株春季生長推遲,矮化,結果少。枝條最初出現的幾張葉片,葉脈綠色或沿脈皺縮,稍有畸形,以后形成的葉片不顯癥,只在生長中后期才出現焦葉癥狀。葡萄根部早期生長正常,隨病情擴展至根部和根莖部最后枯死。
【病害原因】
通過嫁接或刺吸木質部養分的葉蟬或沫蟬等昆蟲介體傳播,介體昆蟲在隱癥的野生寄主上吸食或越冬,翌春傳播到葡萄上。野生植物是皮爾氏病的重要侵染源,它們不僅被大量介體昆蟲食害而且還大量菌源,成蟲或若蟲都具有傳病能力,介體昆蟲在病株上吸食帶菌后,一般要經過2小時或短于2小時的循回期即可傳病。遠距離傳播主要靠帶病的苗木或接穗。品種間抗病性有明顯差異,具抗病能力的種或品種有:包樂魁氏葡萄、錢平氏葡萄、沙葡萄、圓葉葡萄、辛普森氏葡萄。病菌生長適宜溫度26~28℃,適宜pH6.5~6.9。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禁止從疫區引進接穗、插條或苗木,特別是從美洲引入的應進行隔年檢疫,經檢驗證實不帶病主可放行。
(2)清潔田園,鏟除雜草,減少隱癥寄主、介體昆蟲和病源,有利于防止該病流行。
(3)種植抗病品種。特別是疫區,選用抗病品種是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