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
瓜類菌核病在西瓜苗期到成株期都可發病,瓜果和莖蔓受害較重,葉片較輕。植株被侵入后,最初在靠近地面莖部產生褐色水漬狀斑,后病斑逐漸擴大呈淡褐色,病莖軟腐,迅速擴展至葉柄、葉片、幼果等部位,在受害處產生大量白色菌絲,最后在密集菌絲體上長出黑色鼠糞狀菌核。
菌核病病原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少數在種子間越冬。菌核遇適宜條件即萌發,此病對環境條件要求嚴格:孢子萌發適溫5℃~10℃,菌絲生長適溫20℃,菌核萌發適溫15℃,超過50℃,5分鐘即死亡,適溫高濕有利此病發生及流行。此病關鍵在于預防,一旦發現病株如遇溫度20℃左右且濕度大時應高度警惕,及時噴藥防治。無發病地區不要從病區移苗定植;選用無病種子,并進行種子處理。可用10%鹽水浸種,汰除菌核,再用清水洗凈后晾干播種;及時通風排濕,延長通風時間。特別在連綿陰雨時只要不下雨就應及時揭膜通風,降低濕度,并適當延長植株澆水間隔期;及時拔除病株或摘除病葉,拿到棚外集中銷毀,防止再侵染;合理密植,施足腐熟基肥,勿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藥劑防治:在瓜類盛花期或發病初期噴藥,連噴3~5次,每次間隔5~7天,藥劑可選用40%菌核凈1000~1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倍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