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癥狀】
幼蟲潛入種薯和新生薯,形成許多針刺狀洞孔。播后不久,幼蟲聚集種薯取食,導致種薯蜂窩狀,不發芽,即使發芽,生長亦不量。在新生薯上,或在表面淺層取食,或潛入深處為害。食痕大小,紅薯梳爪叩甲和細胸叩頭蟲為直徑2mm左右,小銅色叩蟲為害更大些。有時,一個薯上可以出現十數個洞孔。蟲害局部性發生,嚴重時。50%以上的薯受害。
【病原】
叩頭蟲為該科幼蟲的總稱,黃褐色至紅褐色,體堅硬,有光澤,成蟲為船形甲蟲,種類多達十余種。紅薯梳爪叩甲常發生于火山灰土地帶和沖積土地帶,細胸叩甲及小銅色叩甲主要發生在寒地的泥炭上地帶,后者還可發生于粘土地帶。紅薯梳爪叩甲完成1代需3年時問,幼蟲期在土壤中生活,第1年為中齡期,第2年以老齡幼蟲態在土壤深處越冬,春秋在地表附近為害作物。老熟幼蟲,夏季在土中蛹化,約10天后成蟲化,越冬后,翌春出現于地面。成蟲白晝聚集于麥穗,交尾后在土中產卵。初孵幼蟲極小,肉眼難以觀察。中齡以后的幼蟲危害較大。細胸叩頭蟲的經過同紅薯梳爪叩甲,但其成蟲白晝潛伏于暗處。
【防治方法】
牧草地害蟲棲息密度大,不可后作薯類作物。發生嚴重時,可耕翻土地,全田噴施藥劑混合土中,施肥后,播溝內施用農藥,播種后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