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巧治馬鈴薯青枯病 |
![]() |
【馬鈴薯青枯病傳播途徑】: 病菌隨病殘組織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塊的病菌在窖里越冬,無寄主可在土中腐生14個月至6年。病菌通過灌溉水或雨水傳播,從莖基部或根部傷口侵入,也可透過導管進入相鄰的薄壁細胞,致莖部出現不規則水浸狀斑。青枯病是典型維管束病害,病菌侵入維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導管,妨礙水分運輸導致萎蔫。 【馬鈴薯青枯病發病條件】: 青枯假單胞菌在10~40℃均可發育,最適為30~37℃,適應pH6~8,最適pH6.6,一般酸性土發病重。田間土壤含水量高、連陰雨或大雨后轉晴氣溫急劇升高發病重。 【馬鈴薯青枯病防治方法】: (1)實行與十字花科或禾本科作物4年以上輪作,最好與禾本科進行水旱輪作。 (2)選用抗青枯病品種。 (3)選擇無病地育苗,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 (4)清除病株后,撒生石灰消毒。 (5)加強栽培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噴施植寶素7500倍液或愛多收6000倍液,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草木灰、五四O六3號菌500倍液,可改變微生物群落。還可每667m^2施石灰100~150kg,調節土壤pH值。 (6)藥劑防治用南京農業大學試驗的青枯病拮抗菌MA-7、NOE-104,于定檀時大苗浸根;也可在發病初期用硫酸鏈霉素或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農抗“401”500倍液、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400~500倍液、50%百菌通可濕性粉劑4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0.3~0.5L,隔10天1次,連續灌2~3次。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