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黃萎病為害癥狀】:多在大白菜包心期后顯癥,先是外葉葉脈間葉肉變黃,隨著黃化進程發展,整個菜葉乃至整個菜株黃萎。拔出病株剖開主根,可見其維管束變為黑褐色。
【大白菜黃萎病發病規律】: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6~8年,甚至更長時間,可由雨水、灌溉水、農具和未腐熟有機肥傳播。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帶病作物的莖稈、落葉等漚制的堆肥,也能傳播病菌,這往往是病區、病田面積擴大的主要原因。病菌主要由根部傷口侵入,經薄壁細胞直達維管束進入導管,引起系統性侵染。
【大白菜黃萎病防治方法】:
①農業措施:避免連作,重病地塊應與非十字花科、茄科蔬菜進行3年以上輪作。精細播種,適時定苗,適度蹲苗。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施肥時避免燒傷根系。勤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氣性,促進根系發育。雨后及時排水,收獲后徹底清除田間病殘體。
②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惡霉?甲霜水劑l 0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80%防霉寶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0%高效殺菌寶250倍液,或15%惡霉靈水劑1 000倍液,或5%菌毒清水劑400倍液等灌根,每株200毫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