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枇杷生理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
![]() |
枇杷生理性病害有日灼病、葉尖焦枯病、裂果病和紫斑病等。枇杷生理性病害的防治方法 1.日灼病 日灼病可發生于枝干和果實。枝干日灼病初起時樹皮干癟凹陷,燥裂起翹,后病部擴大成焦塊,深達木質部,似火灼狀。果實日灼病發生后,果實陽面果肉被灼癟,病部呈黑褐色凹陷干涸病斑,完全失去食用價值,又往往導致炭疽病盛發。果實轉色期遇濃霧高溫天氣易發生,受陽光直射的果實也容易發生。長期裸露在烈日下的枝干,樹皮容易灼傷。 防治方法:選育抗日灼病品種,培養合理樹冠,使枝干不裸露于直射陽光下。加強土壤改良和培肥管理,使枇杷根深葉茂。果實轉色期套袋或遇晨霧高溫天氣午前噴水。 2.葉尖焦枯病 葉尖焦枯病常導致枇杷極度衰弱,失去結果能力。病因尚未查明。該病初時葉尖變黃,后向下擴展,最后呈黑褐色焦枯。病葉輕則約1厘米長的葉尖焦死而變成畸形,重則病斑直徑2~3厘米,病株葉片僵化或僅剩葉柄,或提早脫落,導致樹上葉片十分細小。一般發生于初抽生的幼葉上,嫩葉長至2厘米時開始出現癥狀,夏葉發病最烈,其次是春葉,秋葉較少發病。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加強土壤改良和培肥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3.裂果病 在果實迅速膨大期,若久旱后驟降大雨,會造成果肉細胞迅速膨大將外果皮脹破,皮肉裂開。裂果即影響果實外觀,又易引起多種病菌(主要是炭疽病)感染和害蟲危害。該病多發生于樹勢過旺的徒長樹及果皮過薄的品種,北緯25度以南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選用不易裂果的品種。在幼果迅速膨大期,勤根外追肥,如噴0.2%的尿素、硼砂或磷酸二氫鉀等有較好的效果。果實轉色期噴0.1%的乙烯利和套袋效果明顯。 4.紫斑病 在果實上發生紫紅色銹斑,只影響外觀,幾乎不影響肉質。該病癥狀于果實成熟后期突然出現。收獲期遇持續晴天、陽光強烈的天氣,多有發生。 防治方法:選用抗病品種。果實進行套袋。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