梔子花葉斑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病菌多自葉尖或葉緣侵入,下部莖葉先發病,感病葉片初期出現圓形或近圓形病斑,淡褐色,邊緣褐色,有稀疏輪紋,直徑5mm-15mm;若發生葉緣處則呈不規則形,褐色或中央灰白色,邊緣褐色,有同心輪紋,幾個病斑愈合后形成不規則大斑,使葉片枯萎;后期產生眾多小黑點,埋生于表皮下。
梔子花葉斑病病原屬于真菌,梔子生葉點霉(Phyllosticta gar-deniicola),梔子葉點霉(P.gardenia),半知菌亞門、腔孢綱、球殼孢目。分生孢子器球形,前者較大;分生孢子卵圓形、橢圓形。病斑上的小黑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
葉斑病可以危害多種梔子花,大葉梔子花比小葉梔子花容易感病,病菌在病落葉或病葉上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蔓延。 栽植過密、通風透光不良等情況下容易發病,盆栽時澆水不當,生長不良時都容易出現梔子花葉斑病。
1.物理防治:
栽植不宜過密,適當進行修剪,以利于通風、透光;澆水時盡量不沾濕葉片,最好在晴天上午進行為宜。秋、冬季節剪除樹上的重病葉,清掃落葉,并集中銷毀,以減少侵染源等辦法來防止梔子花葉斑病的發生。
2.化學防治:
噴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50-3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防治。每隔10天噴1次。病害嚴重時,可噴施殺65%代森鋅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以控制病害蔓延和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