蠐螬生活在土壤中,主要危害牡丹的根莖部,妨礙牡丹正常生長發育,影響牡丹觀賞效果。其中對牡丹危害較大的是越冬幼蟲。每年驚蟄后,蠐螬開始活動,4月初,蠐螬從30至50厘米處越冬土層轉移到10至20厘米的地表土層活動,啃食牡丹肉質根,由于傷口易侵入鐮刀菌,從而導致牡丹根腐病發生。5月中下旬到6月下旬雨季來臨前為蠐螬的活動高峰期。受害枝條或植株首先從頂端開始,葉片逐漸變成紅褐色,繼而葉緣卷曲發黃、干焦,最后枝葉干枯,單枝或整株死亡。將死亡植株拔出后,發現根莖處呈環狀咬斷狀。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探索一下如何防治牡丹蠐螬。
首先預防是最積極、有效的措施,種植牡丹前一定要加強植物檢疫,防止種苗根部帶蟲。每年的3至4月份和9至10月份是蠐螬開始活動和幼蟲生長的時期,這時根部灌藥效果最好。一年內若春秋兩。季防治到位的話,可以保證以后2至3年內不會暴發大規模的蠐螬蟲害。對土壤進行處理,每畝撒施30%呋喃丹顆粒3至5千克。如果牡丹園的上茬作物是花生或紅薯時更應該加倍注意。
其次是施肥管理。有機肥用之前一定要充分腐熟,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特別是雞糞極易招致蠐螬的大量繁殖和大面積暴發。
此外,秋季蠐螬變為成蟲金龜子后,利用成蟲的趨光性,用黑光燈誘殺,以減少來年土壤中蠐螬的蟲口密度。
最后就是化學防治發病初期,用藥液對植株進行灌根。常采用50%辛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單株灌藥量依牡丹植株大小而定,一般來說,1至2年生小苗灌藥液1至1.5千克,3至5年生苗灌2至2.5千克。灌藥前,要在牡丹根部挖一個小穴,使藥液集中在根部土壤。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牡丹蠐螬的防治方法。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