莖腐病是萬壽菊生長中常見的一種病害,非洲型品種最易感病。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萬壽菊莖腐病的防治策略。
萬壽菊莖腐病又名萬壽菊疫病,苗期、成株均可受害。苗期染病病苗基部初呈水漬狀,漸變褐色,造成死苗。成株染病主要為害莖和花。近地面的莖染病后產生長條形皺縮狀褐色斑,莖部枯萎或引起根部腐爛,造成葉片枯萎或全株死亡。花冠染病亦變褐爛腐。病菌在病殘體上越冬。條件適宜時萌發,借風雨傳播到寄主上侵染。溫度和濕度是發病主導因子。25—28℃,連陰雨或雨后轉晴,濕度高,易發病;8—9月雨日多、降雨量大該病常流行成災。
選用抗病的萬壽菊品種。一般小萬壽菊(孔雀草)、矮化壽菊品種、法蘭西萬壽菊較抗病。
苗床使用無病菌的土壤,提倡施用保得生物肥或酵素菌肥料,避免在地勢低、濕度大的苗圃栽植萬壽菊。發病重的地區要注意輪作。
藥劑防治,可噴灑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70%乙膦鋁·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百德富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4次。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萬壽菊莖腐病的防治策略,此病為害大,一定要及時的防治,以免給您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