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谷子谷瘟病防治方法 |
![]() |
近年來,谷瘟病在我國谷子產區普遍發生,是谷子的重要氣傳流行性病害。由于品種抗性較差,谷瘟病有逐年加重的趨勢。 谷子谷瘟病發生規律 一般情況下,濕度25℃,相對濕度大于80%,有利于該病發生和蔓延。春谷區7月中、下旬連續高濕、多雨,有利于葉瘟發生。7月下旬至8月初陰雨多、露重、寡照、氣溫偏低,有利于穗瘟發生。田間播種過密、濕度大、降水多則發病重;氮肥施用過多,谷子貪青徒長地塊發病重;黏土、低洼地發病重。8月份是華北地區谷瘟病的發病高峰期。不同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 谷瘟病病害特征 谷子各生育期均能發病,可侵害谷子葉片、葉鞘、節、穗頸、穗軸或穗梗等部位,引起葉瘟、穗頸瘟、穗瘟等不同癥狀,其中葉瘟、穗瘟發生普遍且危害嚴重。葉瘟:谷子苗期即可發病,病菌侵染葉片,先出現橢圓形暗褐色水漬狀小斑點,以后發展成梭形斑,中央灰白色,邊緣褐色,部分有黃色暈環。空氣濕度大時,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層(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嚴重發病時常在抽穗前后發生節瘟,節部先呈現黃褐或黑褐色小病斑,逐漸擴展環繞全節,阻礙養分輸送,影響灌漿結實,甚至造成病節上部枯死,易倒伏。 穗瘟:穗主軸上發病、變褐,會造成半穗枯死;或小穗梗發病、變褐,阻礙其上小穗發育灌漿,早期枯死呈黃白色,后期變黑灰色,形成“死碼子”,不結實或籽粒干癟。谷瘟病菌有高度的致病性分化,存在不同的生理小種。 穗頸瘟:穗頸上的病斑,初為褐色小點,逐漸向上下擴展變為黑褐色,受害早發展快的病斑可環繞穗頸,造成全穗枯死。 谷子谷瘟病的防治方法 種植抗病品種。 加強田間栽培管理,合理調整種植密度,及時排灌,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要配合施磷、鉀肥,或結合深耕進行分層施肥,增加植株抗病性。 在田間初見葉瘟病斑時,可選用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噴霧。如果病情發展較快,5~7天再噴1次。為了預防穗瘟,在齊穗期可針對穗部進行1次防治。 病田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實行2~3年輪作。 以上就是谷子谷瘟病的防治方法,此病對谷子生長影響極大,輕則減產,重則顆粒無收,大家一定要及時防治,可以參考小編的防治方法哦。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