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谷子銹病的防治技巧 |
![]() |
谷子銹病在各谷子生產地均有發生,尤以河南等地發生較重,銹病流行年份,一般減產三成以上,嚴重地塊甚至顆粒無收。 谷子銹病發生規律 谷子銹病為流行性病害,主要發生在谷子生長中后期,一般在谷子抽穗前后開始發病。以夏孢子隨谷草、肥料在干燥場所,或隨病殘體在田間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夏孢子遇雨水飛濺到葉片上,萌發后通過氣孔侵入,在表皮下或細胞間隙中生長,約10天后產生夏孢子堆。夏孢子堆成熟后散出大量夏孢子,通過風雨傳播形成再侵染。氣候條件合適則很快形成發病中心,并向全田擴散,引起該病的暴發流行。 流行過程一般可分為3個時期:發病中心形成期——發病初期病葉率逐漸增加,嚴重度沒有發展,在田間形成明顯的發病中心;普遍率擴展期——由發病中心向全田迅速擴展,全田普遍發病,病株率、病葉率急劇增加,為田間流行提供了充足菌源;嚴重度增長期——病株率、病葉率達到頂峰,發病程度急劇增加,引起植株倒伏,嚴重影響產量。 在華北地區7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谷子銹病的主要流行時期。高溫多雨有利于病害發生。7~8月的降水量是決定當年銹病流行程度的關鍵因素,降雨多,發病重,干旱年份發病輕。低洼地和氮肥使用過多、密度過大田塊發病重。谷子品種間抗病性差異明顯。 谷子銹病危害癥狀 谷子銹病可危害葉片和葉鞘,但在葉片上發生更加嚴重。發病初期在葉片兩面,特別是背面產生紅褐色夏孢子堆。夏孢子堆稍隆起,圓形或橢圓形,約1毫米,成熟后突破表皮而外露,周圍殘留表皮,散出黃褐色粉末狀物,即夏孢子。嚴重時夏孢子堆布滿葉片,造成葉片枯死,莖稈柔軟,籽粒秕瘦,遇風雨易倒伏,甚至造成絕產。抗病品種的夏孢子堆較小,周圍寄主組織枯死或失綠,或僅產生微小病斑,夏孢子堆不能突破表皮而擴散。 谷子銹病防治技巧 種植抗病品種,可選擇冀創1號、豫谷11、朝谷13、201019等品種。 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雨季田間及時排水,少施氮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田間病葉率1%~5%時用20%三唑酮乳油1000~15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間隔7~10天再防治一次。 以上即是谷子銹病的防治技巧,僅供大家參考。谷子銹菌除危害谷子外,還可以侵染青狗尾草、谷莠子等,所以一定要嚴加防治,否則,容易給您帶來經濟損失哦。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