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姜 | 蘋果 | 葡萄 | 番茄 | 黃瓜 | 辣椒 | 柑橘 | 更多.. |
月季切葉蜂形態特征及防治方法 |
![]() |
在我國的北京、河北、臺灣等地區,有一種蟲子對月季的危害特別的大,它切割月季葉片的速度十分迅速,可以把月季或薔薇的葉緣剪切成許多很規則的橢圓形切口,造成葉殘花疏,影響觀賞,這種蟲子就是切葉蜂。 月季切葉蜂年發生3~4代,世代重疊,以老熟幼蟲在枯木樹洞、石洞及其他天然洞穴中筑巢做繭越冬。第二年春化蛹,蛹期10~15天。越冬代發生集中而整齊。成蟲4月中旬至5月初出現,南方4月下旬,北方5月中旬為成蟲出現高峰期。成蟲壽命約20~25天;卵期3~4天,幼蟲期約20天。第一代成蟲出現期南方5月中旬~6月下旬;北方6月中旬~7月中旬。第二代南方6月下旬~7月中旬;北方7月下旬-8月。第三代南方8月上旬~9月上、中旬;北方9月上旬~10月上旬。第四代只南方,為9月中旬~10月下旬、11月上旬。當氣溫高于20℃時雌蜂才開始出洞,從早到晚均可進行切葉,但以10~15時最盛。雌蜂切葉并非取食,而是用以筑巢,供貯藏"食料"和產卵之用。雌蜂喜歡選擇嫩而薄,質地較柔軟而充分展開的中上部葉片為筑巢材料。由于雌蜂重復切葉,而使葉片留下一些很規則的缺刻。 成蟲 雌成蟲體長15mm,前翅長10mm左右,黑色有光澤,頭胸部具棕灰色長毛。頭刻點密,后緣略凹,額上部至頭頂凹平;復眼黑褐色,單眼淺褐色;觸角12節黑色;唇基長大于寬;上顎黑色強大,端具4齒;胸背刻點粗圓且淺,中盾溝不及背板的一半;小盾片新川形。后緣生密長毛。翅2對、淺褐色半透明,黑褐色脈紋不達外緣,前翅具1個閉鎖的肘室。足黑褐色,中脛端距1根。后脛端距2根;第1跗節寬扁且長,大于第2~5跗節長之和;爪內側近基部具小齒1個。腹部可見6節,各節前部2/3處刻點疏粗,后部細密,第1節前緣圓弧形凹切,第1~3節被灰白色長毛;第6腹板寬三角形。 卵 長橢圓形,乳白色。 幼蟲 蠐螬型,無足;頭小,黃褐色,上顎發達,胸、腹部乳白色,腹末尖細,體表多皺紋。繭近圓筒形,頭端平載,尾端略尖,褐色。 蛹 離蛹,初化蛹為乳黃白色,后變為深褐色。 雄成蟲體長10mm,頭,胸部被濃密黃毛,腹節間毛帶黃色,無腹毛刷;上顎發達具齒。 防治方法 1.如發生量大可在成蟲出現高峰期或幼蟲發生期向植物上噴灑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 2.成蟲出現高峰期以網捕捉,減少蟲源。產卵期摘除有卵葉片。 |
![]() |
相關作物 | |||||
|
|
||||
|
|
![]() |